然而,提供一種安全的豬舍(雞鴨舍),雖然不算太難。比如機械化養殖場、現代化養殖場。但是,動輒上百萬、上千萬,(有上百萬用得著改行養豬、養雞、養鴨嗎?)所以必須降低養殖業的門檻(包括技術門檻)。也可以說(養豬、養雞、養鴨)是否能夠低門檻、又安全,是飼料銷售的關鍵。而你的業務員都不敢賺養殖的錢,讓人相信你的飼料,怎能不難。那么,什么樣的豬舍(雞鴨舍)才最安全?還以養豬為例。 既然是低門檻,一方面要少花錢(降低資金門檻);另一方面,就是安全(降低技術門檻)。有人說:“沒法降低技術門檻”。事實上,難在不會,會了不難。有人說:“投入與風險成反比,投入小,風險就大”。其實未必盡然。我們完全可以用簡易豬舍的造價,來實現如機械化、現代化的養豬(成活98%以上)。 值得說明的是:既然叫安全模式型養豬,就不是簡單的圈舍設計。事實上圈舍模式只是其一,但它卻是一個載體。沒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載體,它的防疫、它的管理、它的安全,人們就看不出來。不要說人們搶著來養豬,就是有人投資,他也不養、不敢養。 事實上,模式型養豬,它還包括設備模式、防疫模式、經營管理模式、營銷模式等。其中包括十大專有細節設計。而且把所有的技術進行細分,而每一細節設計,都是為了提高料肉比。 我們都知道,國內的料肉比是3.0而國外發達地區是2.5-2.8甚至更低。那么,因圈舍設計不科學及管理不善,(包括現代化養豬場)豬平均要有幾天十幾天不長肉,專家會注重這些細節嗎???? 再比如:喂豬穿什么衣服會影響長肉,可能根本就沒有人想過。而很多影響長肉的幾十個細節又有誰會注意???何況品種、疫病、管理這些重中之重的因素呢。 幾天十幾天不長肉,料肉比能不高嗎?! 當然,也不是沒有養豬專業村出現,這些村子之所以形成專業養殖,不是有一個好的帶頭人,就是有自己的獨特的模式。而其中許多農民,都是看到別人養豬賺錢,才去跟風的,但真正能夠體現養豬可賺大錢的并沒有一個。而他們提供的,不就是一個簡單的安全嗎?(這也是我們的模式養豬容易推廣的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