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產區小麥收割穩步推進
目前,江淮、黃淮西部和南部、陜西南部和關中東部冬小麥處于成熟收獲期;黃淮東部、華北和西北地區大部處于灌漿乳熟期。據農業部數據,截至6月5日,全國已收獲小麥1.4億畝,進度超過四成,其中機收小麥1.1億畝。
截止6月5日,安徽小麥收獲進度超過7成,其中沿淮地區完成6成以上、江淮之間近9成、沿江江南接近尾聲。江蘇全省小麥收獲進度超過2成,其中江淮之間地區收獲進度接近5成、蘇北地區收獲不足1成。、河南全省冬小麥收獲已近6成,其中豫南小麥收獲接近尾聲、豫中和豫北小麥處于收獲高潮。山東西南部和西北部冬小麥剛開始收獲,全省收獲進度不足1成。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預計6月6-7日江淮將出現大到暴雨天氣,對安徽冬小麥收獲影響不大,但對江蘇淮河以南地區冬小麥適時收獲有一定影響;6月8日江淮大部降水減弱,降水量不足10毫米或無雨,各地應抓住降雨間隙,及時搶收晾曬小麥,以防籽粒發芽霉變。
預計6月6日、8日黃淮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僅6月7日黃淮南部將出現陣性小雨,氣象條件總體利于夏收,各地應抓住有利天氣搶收晾曬。
二、因降雨影響,局部出現芽麥
自5月25日開始,我國小麥主產區相繼出現大范圍的降水天氣,部分地區伴有大風、冰雹等不利天氣。此時正是南方搶收小麥的時期,在麥收期出現降水不利于小麥的收獲和晾曬。據了解,安徽、江蘇、湖北、豫南等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發霉、出芽情況,造成產量和品質的下降。據調查,由于湖北地區收割期較早,5月底的降雨對其影響相對較小,襄陽北部收割較晚的地區出芽率在25%左右;河南南陽地區芽麥占比在10%左右,萌動在30%;信陽地區不完善粒小麥占比達80%以上(包括出芽、萌動及其他病變情況);駐馬店南部已收割地區芽麥情況較為嚴重,占比約30%,北部目前尚未收割。周口地區出芽情況較少,占比約10%。
當前湖北、豫南產區天氣狀況良好,利于新麥收割晾曬。目前湖北地區、南陽、信陽、駐馬店南部已全面收割完畢,新麥上市價格普遍在托市范圍以內。雖然湖北河南兩省托市預案己經啟動,但因質量因素各收儲點仍然沒有展開收購,各級糧食部門正在調研上報情況,希望國家出臺臨時收購政策,確保農民的利益。
芽麥主要包括麥粒的萌動及較為嚴重的發芽現象。萌動狀態的麥粒仍可制成面粉食用,對于發芽較為嚴重的麥粒可以用于釀酒,或者用做飼料。
小麥發芽后雖然食用價值降低,但仍然有一定的工業使用價值。一是面粉加工企業收購一部分發芽程度比較輕的芽麥,運用勾兌加工的方法,加工食用面粉,在好小麥中兌于10%-15%的芽麥,不但不會影響面粉品質,還會降低生產成本;二是飼料加工企業收購芽麥替代玉米生產飼料;三是酒精制造企業收購芽麥生產酒精;四是養殖企業收購芽麥直接作為養魚、養蝦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