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全國人大代表,正邦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印孫作客新華會客廳,就推進農業現代化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林.jpg (143.84 KB, 下載次數: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3-11 09:03 上傳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一些飼料企業也提到他們的主要原料是玉米,但受國家政策的影響,進口配額受到限制,影響了飼料的生產,正邦會不會也面臨這樣的煩惱呢?
林印孫:這也是我們的擔憂。
國家把玉米、水稻、小麥當做主糧,也是國家實施的糧食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現在一些人都不吃玉米了,玉米主要用于飼料和食品加工。因為相對國外來說,我們的種植成本還是比較高。中國的特點是人多地少,很多因素都會影響種植成本,造成我們的玉米種植成本比美國高30%左右。而玉米是飼料的主要原料,勢必會影響養豬的飼養成本。30%是非常高的數字,這造成養豬成本居高不下。因為國家的糧食安全戰略,國家對玉米進口進行控制,比如2014年進口玉米量相比2013年還是下降了。我們依靠自身種玉米來搞養殖。
不過,從現有情況來看,這個政策已經不適應中國的國情。因為中國的土地有限,水稻、小麥要保,玉米又要保,土地的壓力太大了。土地沒有生息,有的地方都是種植兩季、三季,土地越來越貧瘠,糧食的生產成本反而更高。玉米的生產成本高了,又影響養殖業的競爭力,使得我們的肉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勢必會影響整個農業產業鏈條的競爭力。
我今天也提出這個問題,可能國家要調整。如果玉米作為輔助的糧食,主要用于飼料用糧,這樣有利于中國家畜、家禽養殖業的發展、肉食品的生產,也讓我們的產品可以跟國際養殖業在同一個平臺上競爭。現在,玉米作為主糧,不放開,我們必須在國內購買價格比較高的糧食作為飼料原料。另一方面,又向國外的肉產品放開市場,我們中國的企業又承受不了,兩方面都失去競爭力。來源于:新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