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約資源、開發新的蛋白源 要在改進配方、節約魚粉資源的基礎上,廣泛開發新的蛋白源。我國植物蛋白源豐富,具有來源廣、價格低廉的特點,是替代魚粉、解決蛋白源的最好選擇。因此我們應深入開展水生動物蛋白質代謝與調控機理研究,為提高植物性蛋白源的利用率提供理論根據。減少魚粉在配方中的使用量。今后5年內,我國應加快水產飼料的研發速度,力爭把目前水產飼料配方中的魚粉用量降低30%—50%。 第三、加強安全、環保飼料的研發 開展水產飼料有毒有害物質以及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對養殖對象的毒副作用、體內殘留及食用安全性研究,為制定水產飼料和添加劑產品安全標準提供科學依據。開展營養免疫學的研究,開發替代抗生素和化學消毒劑的免疫增強劑、微生態制劑,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減少經飼料途徑導致水產品食用安全問題的危害。開發高效誘食劑,提高水產動物對飼料的利用率;開發高能低蛋白飼料,降低養殖動物氮的排泄;開發復合酶制劑和中性植酸酶,提高養殖動物對飼料中氮和磷的利用,減少水體污染;開發微生態制劑,改善水質,以保證飼料對水體的環境影響達到最小限度。 目前,我國水產養殖正處在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化經濟轉變的關鍵時期,水產飼料是關系到我國水產養殖實現漁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水產養殖產業發展的素質和產品的質量。因此,建議如下: (一)加快科技創新步伐,開發高效、安全、環保型水產飼料 積極爭取國家財政扶持政策,設立水產飼料研發基金。一是國家要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鼓勵、扶持有實力的大型飼料企業,開展水產飼料研發工作,要將水產飼料工作納入整個飼料工業體系,推進水產飼料走向品種系列化、多樣化、專業化的道路,以滿足主要水產養殖品種、養殖方式對飼料產品的需求。二是對水產飼料研發企業、院所實行獎勵制,組織有實力的科研單位或企業,對制約水產養殖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科技攻關,鼓勵企業利用自由資金、人才進行科研創新;三是加快對國外水產飼料的研究,并結合我國水產養殖特點進行創新研究,將水產飼料生產、經營、管理技術及關鍵設備的引進作為948項目的重點之一,推動水產飼料業科技進步,提高水產飼料的科技含量和安全性。 (二)加強海洋捕撈資源管理,鼓勵推廣使用人工配合飼料 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漁政執法部門要加大資源執法管理力度,禁止對幼魚資源破壞嚴重的漁具漁法,嚴厲打擊違法活動。同時,要加強宣傳、示范工作,提高養殖生產者資源環境保護意識,充分認識人工配合飼料的益處。經過3-5年時間,逐步過度到禁止海水網箱養殖使用小雜魚。制訂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禁漁區、禁漁期間使用小雜魚進行養殖的進行嚴格處罰。在過度期內,政府應通過推行“優質水產飼料示范工程”,對主動使用配合飼料的養殖生產者給予適當的補貼,并結合無公害養殖基地、深水大網箱等示范項目,引導養殖生產者使用配合飼料,使養殖戶逐步減少、放棄對天然餌料和小雜魚資源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