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望未來,鵝業生產的前景十分美好,它將成為吉林牧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也將成為我國發展綠色養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吉林省鵝業生產得到了迅速發展。養鵝致富已為全省各地所認可,以養鵝為主要支柱的龍頭企業初具規模,鵝業現已發展成為吉林畜牧業的又一個支柱產業。由于吉林省具有發展鵝業生產的多方優勢,加之各種鵝產品的銷路日益廣闊。因此,吉林鵝業生產多年來一直保持長盛不衰的勢頭,預計今年全省養鵝總數將超過4000萬只。
一 、充分的資源優勢
吉林省的養鵝也之所以能夠得到長足發展,除了得益于政策扶持外,更重要的是,吉林具備了發展養鵝業的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人文環境和技術保障。在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的同時還要進一步發掘更廣闊的優勢資源,以使鵝業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
1 、適宜的氣候條件
鵝是喜涼畏熱的大型草食家禽,適宜的氣候條件使吉林的地方鵝種產蛋、繁殖性能高居國內外所有鵝種之上。廣東獅頭鵝引進吉林的第二年,其年產蛋率即由原產地的24枚提高到34枚(1981年的實驗材料);法國朗德鵝原產地的種蛋受精率為65—70%,母鵝的就巢性也很強,而在吉林的環境條件下,種蛋受精率均提高到80%以上,高者可達93%。近年來由于吉林冬季氣溫普遍變暖,使得各地鵝種的產蛋期變長,產蛋量增加、種蛋受精率提高。此外,在吉林氣候條件的影響蝦,鵝羽絨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也都高于國內其他地區。這一獨有的環境條件,為改良和培育新品種鵝提供了有利保障。
2 、充足的飼量資源
吉林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各種粗、青飼料來源廣,價格低,加之廣闊的放牧場地,為規模化養鵝提供了廉價、豐富的飼料來源。在未來的技術改良和生產實踐過程中還應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有些地利用這一資源,合理地開發出更加優質、高效的飼料品種,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二 、強大的技術支掌
吉林省養鵝歷史悠久,經濟豐富,科學化飼養起步早,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帶動和技術指導下,近年來廣大農村的養鵝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現代化的養鵝場和鵝產品深加工基地初具規模,傳統產品如羽絨、白條鵝、分割鵝等產品質量可靠,肥鵝肝填飼技術、鵝肥肝加工技術有了飛躍的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已享有一定的盛譽,銷售渠道越來越廣,產品售價不斷上揚并一直供不應求,為進一步發展鵝業產業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在吉林,已有些公司在應用鵝肥肝的生產技術,其技術水平已達到活超過享有“世界肥鵝肝王國”美譽的法國。法國用朗德鵝填飼肥肝,其填飼期長達3—4周,而吉林已縮短到16—18天。法國鵝的平均肥鵝肝重量是600克左右,而吉林新開發的肥鵝肝重是700克左右。法國的肥鵝肝鵝肝料比是1::23,吉林這一比例已經降至1:18—1:22。鵝肝生產的效益如今依然十分顯著。按內銷價每千克280元來計算,每只朗德鵝的肥肝鵝的凈利潤高達80—100元之上。
2 、在朗德鵝的種鵝飼養于孵化技術上,吉林朗德鵝的產蛋率不低于原產地法國,而種蛋的受精率要比法國高出10—15%。吉林運用大型孵化機孵化朗德鵝受精蛋的孵化率已高達85%以上,比法國高出10%。
3 、鵝肥肝的填飼生產,過去一直用螺旋推進式的粒料填飼機,而今運用氣壓推動式的粥料填飼機,也取得了良好的肥肝效果。不僅使填飼的勞動效率高達2—3倍以上,而且也能填飼出600—900克的優質鵝肥肝。
4、應用EM菌技術進行鵝的孵化、育雛和鵝群的飼養,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某公司運用EM菌技術進行朗德鵝填飼生產,即飼料添加EM菌,飲水添加EM菌,圈舍噴灑去除有害氣體的方法,使肥肝重量平均提高了11.4%,而肝料比又下降了7.3%,更令人高興的是,運用祥運EM菌后的鵝舍幾乎無不良的氣味,有效改善了鵝舍的環境。
5、利用祥運EM菌處理過的肥肝鵝糞,3天后用來喂豬、喂牛,都有較好的適口性,用祥運EM菌處理過的肥肝鵝鵝糞拌入粉碎的干玉米秸,即可作為育肥豬、牛、羊的良好再生飼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