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品種好 :遺傳決定性能。
圍繞市場需求,精心選擇品種,是孫先生成功的關鍵一著。通過對市場信息綜合分析,他從上海某曾祖代雞場引進了父母代羅曼種雞,該品種生產性能優、飼料報酬高、產蛋率高,蛋重大,抗病力強。同時,他又以法國純系三黃肉雞為父本,逐年完善選育,培育出了具有抗病力強、飼料轉化率高、長速快、經濟效益好的優質三黃肉雞品種。目前,家禽場年飼養蛋種雞20000套,三黃肉種雞5000套,常年向社會提供苗雞l00萬羽,種蛋300萬枚,供不應求。
2、 環境好:
要想養好雞,必須有好環境。在一個地方時間長了,即使有嚴格的消毒和免疫制度做保證,雞舍內致病菌也很容易大量繁殖。定期更換場地不失為一種改善飼養環境的好辦法。20年來,養雞場已遷了兩次,他準備在5年后進行第三次搬遷。
3、 勤防疫:
養雞戶最頭疼的事莫過于如何搞好防疫。孫先生強調以防為主,他每天都要一絲不茍地做好場內場外、舍內舍外環境衛生、消毒工作。他還自制全自動清糞機,糞便天天清,避免病菌滋生,確保雞生長發育的環境最佳。在他的養雞場的6個人都已熟練掌握了雞的發育、生產、采食、飲水等生活習性,提前對常見病做好了預防。他們“聞聲察色”的技藝十分精湛,每天晚上雞休息時,站在雞舍里,靜聽雞的呼吸聲,判斷有無呼吸道病癥;白天察看雞糞便的顏色,判斷雞的健康狀況。雞一旦發現癥狀,及時治療。但孫先生不輕易用藥,更不主張大量用藥,每天將祥運EM菌拌于飼料和飲水中喂雞,以增強抵抗病菌的能力,促進其健康發育生長。
4、善管理 :
孫先生將養雞場、孵化場委托給兩位信得過的有養雞技術特長的師傅管理,還將兩幢雞舍定人包養,從育雛、配料、消毒一直到售雞實行一條龍管理。對管理人員、包養人員實行獎懲制度,既激發了飼養人員的積極性,又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