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廣東省立案偵查涉農領域職務犯罪案件975件1277人,占同期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總人數的39.9%。
其中,重特大案件676件,縣處級以上要案38人。這些案件共造成國家、集體經濟損失24856萬元,檢察機關通過辦案挽回損失7537萬元。這是記者從昨日上午召開的廣東省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查辦與預防涉農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的。
生豬補貼.webp.jpg (85.73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5 10:40 上傳
據介紹,專項工作重點查辦農村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支農惠農政策性補貼、農村社會保障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四大領域職務犯罪。其中,查辦農村土地資源開發利用領域職務犯罪387人,占立案偵查總人數的30.3%。一些農村干部大肆騙取侵吞土地補償款,給國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如廣州市檢察機關查辦了社會人員與公職人員勾結,利用虛擬宅基地證騙取700余萬元征地補償款背后相關人員涉嫌瀆職、貪賄犯罪系列案9件9人。
其次,查辦支農惠農政策性補貼領域職務犯罪268人,占立案偵查總人數的21%。犯罪涉及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項目補貼、漁船柴油補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補貼等15個項目。如梅州、河源、江門、韶關、汕頭等多地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補貼領域犯罪88人,涉案金額超過6000萬元。
另外,查辦農村社會保障領域職務犯罪150人,占立案偵查總人數的11.7%。主要涉及到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補助款、不具備生產生活條件貧困村莊搬遷安置補助款、城鄉醫保資金、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救災款、扶貧款、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等。
據介紹,在涉農職務犯罪人員構成方面,農村“兩委”和基層行政執法人員在被查辦者中所占比重較多。該負責人介紹,全省檢察機關從農民群眾最反感、最痛恨的村官職務犯罪入手,共立案偵查農村“兩委”人員352人,占立案偵查總人數的27.6%,其中村支書和村主任190人。
全省立案偵查行政機關工作人員327人,占立案偵查總人數的25.6%。如汕尾市檢察機關共查辦漁船柴油補貼領域系列案件26人,涉及多名漁政大隊政府大隊長、海洋與漁業局正副局長。
“生豬補貼”現腐敗系列案 8名局長被立案
廣東省梅州市檢察機關今年查辦“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改擴建項目中央專項補貼”職務犯罪,截至7月初已立案偵查31件31人,涉及專項補貼資金超過7000萬元,令8個縣(區、市)的畜牧局在任或原任局長被立案偵查。
“今年3月,我們拿著補貼登記的名單在村里找這個養豬場,可怎么也找不到。”蕉嶺縣人民檢察院一位辦案人員說,他們在附近詢問了許多村民,沒有任何一個村民聽說村里有一個所謂的“福生養豬場”。然而,在申報生豬補貼的材料中,這處養豬場規模為“每年出欄超過2000頭豬”,獲得了50萬元的國家補貼資金。
這條線索引起檢察機關對生豬補貼可能存在弄虛作假問題的關注,繼而掀起了一場打擊生豬補貼職務犯罪的反腐風暴。
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些腐敗案中,騙取補貼的基本手段都是先按照政策標準編造材料、瞞天過海,然后在資金下撥后以多種方式共謀分食。
來源:新快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