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料蛋白是飼料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它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水產飼料的好壞。中國的飼料蛋白水平做到45%—46%,荷蘭的是36%—38%。為何咱們飼料蛋白水平這么高?什么樣的飼料復合才契合魚類攝食需求?咱們的飼料大概怎么做?天然條件下魚類如何攝食,咱們就該做如何的飼料?合作飼料蛋白質、脂肪、有用磷等設置是不是合理?尤其是一些肉食性魚類蛋白質的設置是不是過高?為何咱們一些飼料公司也在說虧錢?
關于以上這些困惑飼料行業的疑問,中國資深應用型水產技術專家,致力于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配方技術研究的蘇州大學葉元土教授以為,各種疑問的呈現,在必定程度上是公司自個所形成的。要運用合理的飼料配方,下降飼料蛋白質水平、保證內在質量、添加飼料油脂水平緩飼料質料品種,改動配方構造形式,能有用地操控配方本錢、提升產品質量和恰當延伸飼養周期。比方,當前甲魚、鰻魚料蛋白水平在42%—45%之間,主張下降2個點,調整到38%—42%)。
葉教授還使用“蛋白質-脂肪”蹺蹺板的平衡原理,提出配方調整的兩點定見:1、適度調低飼料蛋白水平,添加油脂水平,使用好油脂能量對蛋白質的節約效果和油脂的增效效果。根據質料商場蛋白質和油脂的報價,實時調整飼料“蛋白質-油脂”水平, 而當前是油脂報價明顯低于蛋白質報價,能夠選用降蛋白增油脂的技術對策。別的,飼猜中需求堅持必定量的魚油以提供必需脂肪酸(高魚粉飼料能夠依靠魚粉中的魚油,低魚粉或無魚粉飼猜中恰當補充魚油,比方0.5%—1%),其他的油脂以豆油或其他油脂代替。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