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見到了10多年前的老朋友--當年羅氏時代一起奮斗的廣東區代理商朋友。
期間我們也討論到飼料行業電商--未來的趨勢,也討論到了一些關鍵點。結合論壇里這篇文章:
飼料電商來了,作為業務員:我們該怎么辦? ,經過一些思考和觀察,我有了如下觀點:
最近比較辛苦,現在才找到時間完成這個話題,很感謝樓下到13樓的各位朋友,幫我豐富了各種思路,我覺得,飼料行業電商,受限于物流費用,最有可能做到的,就是預混料產品,而最先能夠實現的,不是目前行業先知先覺的先行者,而是已經有品牌知名度的企業和產品,這個與本貼13樓,12樓觀點一致。
飼料產品是生產資料---老革命語!目前的國內畜牧業,受限于規模的快速變化,相對滯后的人員素質和飼料質量評價體系,生產資料的使用效果,收到多因素的干擾,因此產品的服務成本很高,而要求服務人員具備很強現場綜合能力,這些在目前是無法通過網絡做到的,這個障礙,是飼料產品(尤其是預混料產品)最大的障礙,其次是物流限制。
我們可以看看在家電行業電商的發展道路與軌跡,首先是京東,通過微電子領域產品聚集起來了人氣,然后嘗試進軍家電領域,但是國美和蘇寧電器,隨后開通電商,并且占據了電商最大的銷售額。究其原因,電商很容易被模仿和操作,所有的網站內容可以被全部拷貝并且加入新的創新元素,但是行業的品牌,龐大的物流體系,產品的質量控制,用戶的信任感---不是很容易拷貝的---就是板凳說的:產品、公平、厚道。這需要多年的積累才能夠逐步深入人心。
商場里賣小家電的,依舊在那里賣,他們不會去做電商的,他們做了,估計也是下單的廖若晨星。---盡管也很便宜,倒是淘寶里面有N多這樣的電商。
預混料行業一樣,盡管某些人看到了機會,先行一步運作電商,最后做到的,應該是有龐大的質量體系支撐,產品穩定---關鍵的,用戶認為你的產品穩定,也就是多年的行業品牌積累,才會在電商時代大放異彩。
一句話,商業的形式變化了,現在有了電商。但是商業的實質沒有變化,依舊是:產品、品牌、價值。沒有了這些基礎,妄想通過形式創新獲得一杯羹的人,都會最終勞心勞力,為人作嫁,一無所獲。
在白酒領域,當年風光紅火的秦池與今天的茅臺五糧液,就很說明問題。當年白酒的營銷時代,秦池走在了前面,獨領風騷,但是那畢竟是曇花一現,為后人笑。我們行業的人,今天也開始浮躁并且蠢蠢欲動。我們要思考,扎實運作產品、品牌、價值,才能夠贏得最后的勝利。
如同家電行業一樣的發展規律,最終在國內能夠快速運作電商的,應該是預混料領域有穩定用戶+良好品牌的企業,比如康地、DSM等。他們靠時間沉淀和實力--比如剛剛在霸州開業的DSM動物營養研究中心,投資1.2億,繞過了飼料產品使用效果的心理障礙,才有可能平穩過渡到電商。
網絡時代。更容易反映出來的是人類自我的內心,都透明了,掩蓋不住,誠實做人,勇于創新,是商業永遠的正道。老子說過: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真實能力,讓我們的收獲相對于我們的能力顯得不足,就會有補償。而不是夢幻指望電商一夜暴富吧。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