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賞100論壇幣未解決
本帖最后由 wangshangchu 于 2013-10-30 09:09 編輯
最近看到一段有關“日糧中添加不同銅源對異育銀鯽生長性能、血漿抗氧化性影響及銅的生物學效價”的研究報告。
“他們將280條異育銀鯽(均重18±1 g)被隨機分為10個處理組,每組日糧中分別添加0,3,6,9ppm的銅量,銅源分別為堿式氯化銅, 氨基酸銅,硫酸銅。飼養55天后,分析各處理組的生長性能和不同銅源的生物學效價。當硫酸銅的生物利用率為100%時,堿式氯化銅和賴氨酸銅的生物利用率分別是118% 與104(血清銅藍蛋白),131%與100% (血清含銅量)和173%與142%(肝銅)。 ”
這是南京農業大學研究人員(未知)在某次會議(未知)上做的報道,不知道哪位有相關詳細一點的文章沒有?或者有參加過那次會議的相關PPT沒?或者在其他雜志發表的相關內容的文章也行。非常感謝!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