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34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仔豬飼料的原料選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3-10-25 10:00:4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原料的新鮮度
  飼料作物在田間、收獲、貯藏、加工等諸多環節均可能受到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從而對動物的健康和生產性能造成影響。飼料廠家在生產飼料時,對易受霉菌毒素污染的玉米、玉米蛋白粉、魚粉、DDGS等原料要定期做霉菌毒素檢測,把霉菌毒素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對霉菌毒素超過的玉米、魚粉要及時做退貨處理。針對季節的不同,酌情考慮添加防霉劑,抑制霉菌毒素的生長,確保原料的新鮮。
  2使用低抗原豆類蛋白質原料
  在斷奶仔豬的營養研究中,選用優質、低廉、低抗原的蛋白原料是研究熱點之一。豆粕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全面、平衡,但含有的抗原蛋白(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等抗營養因子造成了斷奶仔豬腸道的過敏和損傷,造成仔豬腹瀉。因此,要選用低抗原的豆類蛋白原料,如大豆濃縮蛋白、發酵豆粕、酶解豆粕、膨化豆粕,較少普通豆粕在斷奶仔豬日糧中的添加量,從而減輕仔豬腸道對大豆抗原的過敏反應。Visser和Bremmers(1999)比較了不同周齡仔豬飼喂脫脂奶粉、魚粉、大豆粉和大豆濃縮蛋白對斷奶后蛋白質回腸表觀消化率的影響。結果發現,大豆濃縮蛋白組的回腸消化率與喂脫脂奶粉、魚粉相似,顯著高于大豆粉組。Feng等(2007)研究表明,用發酵豆粕飼喂仔豬,不僅改善了腸絨毛的結構,而且使十二指腸中蛋白酶的活性提高了8.35%,淀粉酶活性提高了7.47%,脂肪酶的活性提高了4.68%,從而促進了日糧的消化。
  3有機酸
  通常人們把有機酸分為兩類:(1)只能通過降低胃腸道中的pH值來達到間接降低細菌數量的作用,如富馬酸、檸檬酸、蘋果酸、乳酸。(2)不但能降低胃腸道pH值,而且對革蘭氏陰性菌具有抑制作用,這類有機酸可以破壞細菌細胞膜,干擾細菌酶的合成,如甲酸、乙酸、丙酸和山梨酸等。有機酸在降低胃腸道pH值,提高消化酶活性,抑制有害菌數量,改善腸道微生物區系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Tsiloyiannis等(2001)在28日齡仔豬日糧中添加1.6%乳酸,斷奶仔豬水腫病的死亡率降低了18.75%,并使小腸內容物有益菌與有害菌的比例明顯提高。Hansen等(2007)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乳酸和甲酸為主的復合酸,試驗表明,仔豬胃腸中有害菌的數量降低了29.13%。李鵬等(2009)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0.3%乳酸型酸化劑,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仔豬小腸絨毛高度提高了20.91%,盲腸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含量分別降低了4.62%和4.08%,血清IgG含量提高了69.08%。該試驗表明,酸化劑通過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保護小腸黏膜不受到傷害。
  4丁酸鈉
  短鏈脂肪酸(SCFA)包括乙酸、丙酸、丁酸,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丁酸。丁酸在維持細胞的分化和腸道上皮細胞完整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其具有游離性和揮發性的特點,飼料生產中將其制成行對穩定的鈉鹽-丁酸鈉。Kotunia等(2004)在日糧中添加了丁酸鈉,試驗結果標明,乳豬十二指腸、回腸的絨毛高度分別提高了19.7%和6.03%。鐘翔等(2009)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了2kg/t的丁酸鈉,試驗結果表明,仔豬十二指腸和空腸絨毛高度分別提高了23.9%和6%。鈕海華等(2009)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了1kg/t的丁酸鈉,通過對腸道內容物的分析表明,在日糧中添加丁酸鈉有促進腸道乳酸桿菌的增殖,降低大腸桿菌數量的趨勢。
  5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條件性必需氨基酸,是腸黏膜上皮細胞的主要燃料,同時又是細胞增殖分化所需要的氮源。正常情況下,谷氨酰胺主要從腸道或循環中攝取。谷氨酰胺間接刺激具有腸道營養作用的激素分泌,刺激肽類營養激素的釋放,發揮其對腸黏膜的營養促生長作用。此外,補充谷氨酰胺還可以降低應激狀態下腸上皮的通透性,穩定腸黏液層,維持應激狀態下腸黏膜代謝和更新的需要。Zhong等(2011)按斷奶仔豬每千克體重1g谷氨酰胺口服,試驗結果表明,十二指腸和空腸絨毛高度有了明顯提高,與對照組相比,腹瀉率降低了24%。邊連全等(2006)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了1.2%谷氨酰胺,試驗結果表明,不僅小腸絨毛高度和固有層厚度有了明顯提高,而且小腸GSH(谷胱甘肽)的含量提高了12.37%,CAT(過氧化氫酶)的含量提高了5.83%,MDA(丙二醛)的含量降低了18.02%,對腸黏膜起到了保護作用。
  6核苷酸
  核苷酸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成分,是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在細胞的結構、代謝和能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體外試驗表明,核苷酸能夠促進小腸上皮細胞的增殖。在動物的早期發育階段,小腸細胞增生迅速且對核苷酸比較敏感。剛斷奶的仔豬處于快速生長并遭受應激,內源合成的核苷酸不能滿足腸黏膜DNA合成及黏膜生長的需要,需要額外添加。張永青等(2007)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了0.2%核苷酸,結果表明,仔豬十二指腸和空腸絨毛高度分別提高了11%和9.34%;十二指腸和空腸DNA含量分別提高了1.26%和111.93%。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3-10-26 11:28:04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好,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3 13:3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