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民飲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居民對肉類需求呈剛性增長,飼料工業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截止2012年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飼料生產大國,飼料累計產量達到1.94億噸,飼料工業總產值達到8434億元,較2011年相比增長32%。
飼料行業十二五規劃出臺后,進一步明確了行業發展方向,行業整合再生產、技術創新、開源節流、環保等一系列問題擺到了我們的面前,規模化生產以及先進的飼料科技是未來行業發展中的重頭戲。
行業發展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只有企業做大做強,行業才能夠隨之變強,那么如何提高飼料企業的盈利能力或許是我們思考已久的問題。
簡單來講,利潤就是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扣除成本和稅金以后的余額,所以有效控制成本是增加企業盈利能力中的一個重點,成本包括內容很多,如人力、生產、經營費用、固定資產損耗等,從管理學角度來講,有效的控制成本是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獲利水平的關鍵,那么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成本控制來增加企業利潤呢。
眾所周知,原料成本在飼料加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當前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的時期,我國飼料企業的利潤被不斷侵蝕,據相關數據顯示,1980-2010年這30年來,我國飼料企業利潤從20%以上降到5%左右,其中造成成本上漲的主要推手就是原料價格,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越發的明顯,市場任何的風吹草動可能都會給我們帶來一場巨大的改變,可見掌控國內以及國際經濟發展的動向是我們每一個企業的必修課。
2011年,美國百年不遇的干旱致使全球大豆以及玉米供應吃緊,我國是美國玉米和大豆作物的主要進口國,美國的大旱直接導致國內大豆以及玉米價格的大幅走高,從而使得國內飼料原料成本幾乎翻倍,更糟的是,由于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上漲指數從2011年底的2500點跌至1900點附近,各行業效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整個實體經濟結構正在進行大調整,在面臨原料價格不斷上漲市場需求出現萎縮的背景下,一些經營不利的企業首先被市場所淘汰。
飼料行業十二五規劃中說到,合理的運用金融衍生工具,有效的規避市場風險,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一個新要求,簡單舉例,如果一家企業在2011年美國大旱出現時,合理的分析市場并利用金融工具對飼料原料進行相應的買保值操作,或許該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買保值所得到的資金來對沖其在原料采購上增加的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此次大旱所帶來的風險,在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很多大型制造加工企業已經學會如何運用金融手段來控制企業成本了。
飼料企業成本控制不光是在原料上,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加飼料轉化率,優化飼料配方也是飼料企業盈利中的重點,很多大型飼料加工企業都成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專門研制飼料配方來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但由于國內飼料行業起步較晚,飼料科技水平與國際標準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自主創新較少等因素影響,我國飼料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所以加強自身修養也是飼料企業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所以光憑上述條件還是不夠的,我們的企業還需擁有一支強大的銷售隊伍。
企業經營活動離不開銷售,只有增加了產品銷售量企業的收入才會不斷擴大,從統計學的角度考慮,企業銷售收入應與企業產品銷售數量呈正比關系,所以提高市場占有率加大產品銷售量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保障。
建立一支堅不可摧的銷售隊伍是每一個成功企業所需要經歷的必經之路,擁有優秀的銷售人才就等于擁有了一輛豪華跑車,它可以載著你去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但是目標歸根結底就是做大做強,做大做強代表著企業資產的增加也就等于增加企業效益,然而最后還是落在了銷售的肩膀上。
銷售必然重要,但是在當今這個信息化高速發達的時代光憑人海戰術似乎顯得有些乏力,所以合理的運用網絡手段來宣傳企業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網媒的手段可以拓展企業客戶來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經營成本,所以利用媒體進行宣傳也是企業發展的需要。
相信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筆者認為只有從源頭下手,才是日后企業發展及壯大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