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皮.jpg (78.3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3-31 18:41 上傳
飼料里添加有機砷制劑可促進畜禽生長,皮紅毛亮
農業部否認“豬死于砷”傳言 飼料添加劑問題再引關注———
一種用于促進牲畜生長的添加劑,當它被發現存在引起畜禽中毒、污染環境的危害之后,已被部分國家和地區禁止在飼料中添加。如同其他的化學物品一樣,人類對于有機砷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在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國人共同敏感詞的今天,由死豬引發的對飼料添加劑的過度反應,正是這一恐慌情緒的映射。
死豬傳言
黃浦江漂流的數以萬計的死豬,一度引發了關于豬之死因的全民大猜想。盡管官方發布的消息一再稱,死豬不是病豬,而是屬于“正常死”和“凍死”,供水的水質也并沒受到影響。但是人們并不肯相信,各種各樣的猜想還是在民間迅速流傳。
其中傳播得最廣最快的,莫過于一種“豬死于砷中毒”的說法——豬飼料里添加了有機砷制劑可以促進豬的發育,皮紅毛亮賣相好,有利于賣個好價,但副作用是砷蓄積在豬的體內,喂食久了會增加死亡率。
這個猜想還添上了時事背景——因為反腐剎公款吃喝風,春節時豬肉市場需求銳減,喂了砷的豬沒有及時出欄,生豬遂變成了漂流的死豬。前因后果具備,許多人看了,信了,怒了,怕了,轉發了。
一些學者據學識駁斥此說法的荒謬之處,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微博上就此進行科普知識介紹的那些知識帖,被又急又氣的人們劈頭蓋臉地責罵為: “磚家”又出來糊弄人了。
“砷豬”的猜想流傳太甚,連官方也不能無視了。農業部新聞辦公室于3月20日晚發布回應稱,針對死豬事件與飼料添加劑“砷”有關的說法,上海市獸醫飼料檢測所采集了30份從黃浦江及上游水域打撈的漂浮死豬的組織樣品進行砷檢測,所有樣品均未檢出砷。
至此,“豬死于砷”的猜想被證偽。但是人們卻由此對砷產生了興趣:為什么飼料中要添加它?它的利弊會是幾幾開?
含砷添加劑
科普帖說了,砷是一種準金屬物質,分有機及無機兩種形態存在于環境中。元素砷幾近無毒,砷化物具有毒性。現在研究認為,無機砷對人體的毒性比有機砷大得多,而三價砷的毒性又比五價砷高。工業化社會里,無機砷無處不在,谷物、 蔬菜和飲品等膳食是人體攝入無機砷的主要來源。水產品總砷高,但主要是有機砷。
這樣的句子,在非專業人士的普羅大眾嘴里念著,就像繞口令,更甭說領會其意思了。倒是“砷豬”傳言里,一句“砷就是砒霜”讓人易懂易記——應該說三價的無機砷才是砒霜。所以有網友給朱毅的科普微博回應時只稱:你就說這東西有沒有毒?哪些食品含有砷?是不是人為添加?老百姓該如何規避?
其實就在不太久遠之前,2011年6月,國內的多家媒體也曾披露過一條新聞——美國市場檢測出部分雞肉含砷。只不過在信息如潮的當下,我們遺忘的速度也快得驚人,大多數人早已忘記了這條信息,更記不得其中反復出現的“洛克沙砷”(也寫作洛克沙胂)這個詞。出于使專業名詞通俗易懂化的考慮,當時一些報道的標題也是直接稱之為美國發現了“砒霜雞”。
那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現,使用過藥物洛克沙砷的雞,肝臟內砷的含量明顯增高。檢測還發現,在雞胸脯和雞腿肉中砷的含量只有雞肝中的四十分之一。FDA的食品專家稱,所發現砷的含量微小,尚不至于危害健康。生產洛克沙砷的輝瑞公司隨即宣布,從2011年7月起自愿在美國暫停銷售。輝瑞同時還稱,盡管只是對雞進行了實驗,但是他們在豬和火雞市場也都將暫停銷售此藥。FDA表示,如果研究最終確定該藥中含有致癌物質,將責令洛克沙砷最終退出市場。
而這時,距離美國最初在畜禽飼養業中使用洛克沙砷,已經是幾十年了。美國FDA最早于1964年允許洛克沙砷用于雞的飼料,1975年證明砷是動物所需微量元素,1983年正式批準用作豬雞的促生長劑。
在全球范圍,日本、拉丁美洲許多國家也都批準使用砷制劑。我國也于1993年批準阿散酸使用于豬雞,于1996年批準洛克沙砷的使用。我國農業部2001年7月公布的《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將有機砷制劑阿散酸和洛克沙砷作為藥物添加劑允許使用。
蜜糖還是砒霜
我國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多項研究數據顯示,添加砷制劑之后,雞可增重約7%-8%,產蛋率和成活率分別提高5%和3.5%以上;仔豬日增重提高10.18%- 27. 96%,生長豬日增重提高2.4%-15.39%。采食量沒有增加,飼料的轉化效率卻有明顯增加,所以砷制劑是被樂于使用的一種添加劑。
《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同時也規定了有機砷制劑的含量規格,用法用量,在注意事項中標注了“蛋雞產蛋期禁用”和“休藥期5天”。這些規定正是為了飼用安全性,且與有機砷制劑的特性相關:有機砷在豬體內吸收率低,含有機砷添加劑的飼料進入豬體內,約90%在48小時內經尿、糞便、汗液排出。有學者認為,只要嚴格按規定添加量使用洛克沙砷,并遵守休藥期,就不會產生畜禽中毒和肉品中砷殘留超標。
盡管沒有試驗證明有機砷對動物機體有害,而且漂流豬也未檢出砷,砷洗脫了疑犯之嫌,人們是不是可以大松一口氣,翻過飼料里砷添加劑的這一篇兒了呢?
含砷的飼料添加劑,全國共有多少生產廠家,總產量多少,未見權威統計數據,但是從網上搜索“洛克沙砷”,“阿散酸”能得到多個品牌洛克沙砷的數百條信息,每公斤大約百元上下。記者采訪中,飼料廠家的說法基本一致:嚴格合乎國家規范。
而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王金榮和張麗英在第二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上提交的論文,《飼用有機砷制劑的安全評價技術研究》表明,在現有研究中,對于有機砷的安全使用劑量報道較少。曾有試驗表明,3周齡前的肉雞日糧中添加5倍于美國FDA規定用量的阿散酸,不降低雞的生長速度;添加至10倍時才稍微降低生長速度,但無中毒死亡;當大于20倍時才發生大量死亡(田允波,2000)。該論文稱,近年來由于不少飼料生產企業片面強調有機砷制劑的促生長作用和防病效果,加上有機砷制劑可使動物皮膚紅潤的誤導,致使有機砷制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添加劑量日趨增高。同時,由于食品中砷殘留的定量定性檢測比較復雜,目前還做不到高密度的市場畜產品砷殘留檢測。這,仍是不可輕視的隱患。
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郝鳳桐教授也曾表示,實際中的問題其實是,飼料生產者和養殖者是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他說,我國研究人員曾經對雞和豬的飼料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樣品砷含量超標,當使用劑量過大時, 休藥后期砷不能全部排出, 就會造成肉品中砷的殘留。而且,畜禽如果屠宰前不遵守休藥期的規定, 可能使砷的殘留情況更為嚴重。
1999年時,歐盟已明令禁止使用“洛克沙砷”作為雞的飼料添加用藥物。2004年美國最大的家禽生產商泰森公司宣布停用有機砷飼料添加劑。我國無公害生豬也已將洛克沙砷列為禁用品。
亟須刷新的規則
農業部新聞辦公室回應漂流豬未檢出砷的文稿稱,“截至目前,尚沒有足夠科學數據表明有機砷在動物體內、環境中可能會轉化為無機砷,也沒有足夠的科學數據證明規范、合理使用有機砷飼料添加劑會帶來食品安全風險。”
人們爭議的另一個焦點便是,有機砷會不會轉化為有毒的無機砷。
廣東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援引美國的相關研究報告說,初步試驗表明,有機砷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無機砷,和新聞稿的表述相對照。這個結論是否權威,是否形成公論,學者們還會繼續研究探討,爭執有日。
但是,關于它造成的環境風險這一點已經達成共識,即:從環保計,有機砷飼料添加劑最終禁用將是大勢所趨。
正是因為砷制劑在畜禽體內很快地“穿腸而過”,以原形排到環境中,長期使用洛克沙砷的養豬場周圍的土壤,以及用飼喂過洛克沙砷的豬糞作肥料的土壤,都存在砷污染問題。規模養殖業長期累加的砷污染,增加了環境中砷的危害。
這個,不妨當做一道數學應用題來計算,有人已經算出,按我國農業部規定的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規范的標準,一頭商品豬一生有機砷使用量大約20 g,含砷元素6.5 g;一個年出欄萬頭的商品豬場,一年向自然界排放的砷元素大約有65 kg;一個出欄100萬只肉雞的雞場一年約排放砷元素80 kg。
其實有機砷制劑在學術研究中的利弊得失并不是新鮮話題,可以檢索到的很多近十年來相關研究論述證明了這一點。某項技術,昨日還是先進的,今日卻漸漸發現了弊端,到明天,利弊權衡之下,或許又會選擇拋棄它。有此番經歷的,不惟“砷”。譬如曾經的瘦肉精、抗生素。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達州的楊佳鵬3月份起草了一份《關于加快修改養殖業中用藥安全規范的建議》,他說,雖然不能濫用添加劑、抗生素不能作為預防用藥長期使用早已成常識,但是他在“藥雞門”后到養殖企業調查時,養殖戶會理由充足地告訴他:國家規定可以長時間添加使用。他們口中所說的“國家規定”,即農業部2010年頒布的《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第一條即為“凡農業部批準的具有預防動物疾病、促進動物生長作用,可在飼料中長時間添加使用的飼料藥物添加劑,其產品批準文號須用‘藥添字’。”而收載于這個規范附錄中的添加劑列出了55種。
今年的2月下旬,農業部已接連印發了兩個通知,《2013年動物及動物產品獸藥殘留監控計劃》、《2013年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計劃》,涉及了畜禽、蜂蜜和水產品等。
規則也需要加快刷新的頻率,才能追趕上認知和新常識的腳步吧。文/本報記者 譚璐
制圖/左小榕
砷和有機砷
毒性:不是所有含砷物質都有劇毒。無機砷化合物有劇毒且三價砷化合物的毒性大于五價砷化合物;其中三氧化二砷(As2O3)俗稱“砒霜”;砷單質無毒;部分有機砷也被認為無毒。
常用有機砷制劑:阿散酸(Arsanilic acid)、洛克沙砷。
機理:有機砷在畜禽體內通過與氧化酶的巰基相互作用,加速了蛋白質的合成,減弱其分解,使其同化作用增強;或與宿主體內的細菌和寄生蟲的一系列含巰基的酶結合,使其正常的生理生化反應不能繼續,達到殺菌促生長的目的。
功效:可促進畜禽生長;提高飼料效率;改善畜禽表觀,使其皮紅毛亮;同時具有防治痢疾,抑制球蟲卵、支原體等功效。
危害:在動物飼料中超劑量添加有機砷制劑,可引起畜禽中毒,嚴重的將導致死亡。
污染:由于動物對砷的吸收率僅為5%,砷制劑在養殖業的大量使用將會導致大量的砷排入環境中,對環境造成污染。
兩個標準
農業部:
《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范》(2001)
氨苯砷酸預混劑(Arsanilic Acid Premix):
[有效成分] 氨苯砷酸
[含量規格] 每1000g中含氨苯砷酸100g。
[用法與用量] 混飼。每1000kg飼料添加本品1000g。
[注意] 休藥期5天
洛克沙砷預混劑(Arsanilic Acid Premix)
[有效成分] 洛克沙砷
[含量規格] 每1000g中含洛克沙砷50g或100g。
[用法與用量] 混飼。每1000kg飼料添加本品50g(以有效成分計)。
[注意] 蛋雞產蛋期禁用;休藥期5天。
國家標準委:
《飼料衛生標準》(2001)
豬、家禽添加劑預混合飼料中砷(以總砷計)的允許量:每千克產品中≤10mg
備注:以在配合飼料中1%的添加量計
砷缺乏癥:
繁殖力下降、第二代動物增重減慢
添加了有機砷制劑的飼料
極少部分有機砷被吸收,大部分通過尿液和糞便排出。
有機砷化合物被排入土壤或水體,對環境造成污染。
動物必需元素:
鋁、砷、鎳、硅、錫、礬
該貼已經同步到 lzm_001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