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jpg (75.08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7-17 10:09 上傳
藏在山林的 養豬場。 修路工人報料讓養豬場“見了光” 部門稱養豬場歸樟木頭林場管轄
藏身在荔枝林中的養豬場閉門養豬十多年,不曾想一條新修的馬路,讓它“見了光”。近日,塘廈一間養豬場多年的“深林”生活隨著該鎮湖景路的修建被發現。
據了解,養豬場內設施簡陋,目前養殖生豬200多頭,場內惡臭氣味讓修路工人直呼“扛不住”,進而“揭發報料”。據悉,塘廈鎮屬于非禁養區之一,但該鎮相關部門表示,養豬場所在位置應歸林場管,將移交處理。
荔枝林下潛伏豬場
昨天下午,記者聞訊來到塘廈湖景路往龍林高速方向盡頭時,往路邊遠遠地望去,發現在距湖景路不到20米的地方,一片荔枝林下,居然被人建起一個簡易大棚圍閉了起來。遠遠地看見棚子里有幾頭豬,同時高昂地挺立著一個冒著黑煙的煙囪,煙囪下方是兩個池子,一個人似乎蹲在下面在燃燒著什么,空氣中夾雜著一股令人惡心的氣味。
當記者走近養豬場一看究竟時,一股刺鼻的惡臭味撲面而來,地上的塑料袋堆成了小山,而豬場內兩個池子里,則裝滿了大量的食物殘渣,池子邊上放著幾個藍色的大塑膠桶,里面還有些許潲水油,一個工人正燃燒著塑料袋加熱池子里的泔水,一陣陣黑煙從煙囪里冒出。
養殖生豬200多頭
據正在燒塑料袋的工人介紹,他們那里的潲水油是專門拿來燒的,用于加熱煙囪下兩個池子里的豬食。
記者還發現,養豬場的豬棚搭建得比較簡陋,用簡易的竹架和塑料搭建,大概有500平方米,還有一幢平房用于工人的生活住宿。
養豬工人告訴記者,整個養豬場大概有生豬200多頭。記者看到,養殖的豬則被一欄一欄的間隔起來,大約圈養有20多欄。
“我的工資一般4000元到5000元,多的時候有6000元左右,我在這里都快10年了。”其中一名長期在此工作的廣西籍員工介紹說。他們老板不在豬場,現在圈養的是最后一欄豬,賣完以后將不再進新的豬仔。
回應:不歸塘廈鎮管轄
據附近數百米遠的一位修路工人介紹,“我們天天在這里工作,天氣悶熱的時候,便可以聞到一股股惡心的氣味,在這里修路的時候,實在扛不住。”
記者了解到,在東莞市農業局、國土局、環保局聯合下發的《東莞市生豬生產規劃(2012~2020年)》中,豬場不得位于石馬河流域的塘廈鎮,該養豬場違反了該項條例的規定。
記者隨后致電塘廈環保分局了解情況,該局表示,該地塊轄屬樟木頭林場,不歸塘廈鎮管轄,將把情況移交處理。
來源: 廣州日報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