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樓主: sdjgq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動物疾病防治

[復制鏈接]
11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1:51:10 | 只看該作者
6.2小動物寄生蟲病
6.2.5犬心絲蟲病

病原與流行病學 癥狀與病變 診斷 治療 預防

犬心絲蟲病(Dirofilariosis)是由于絲蟲科的犬惡心絲蟲寄生于犬心臟的右心室及肺動脈,引起循環障礙,呼吸困難及貧血等癥狀的一種絲蟲病。犬心絲蟲病除感染犬外,貓、狐、狼等肉食動物也可感染。本據在我國分布甚廣,據報道,廣東的犬心絲蟲的感染率高達50%左右。

病原與流行病學 犬心絲蟲蟲體呈黃白色細長粉絲狀。雄蟲長12~18cm,尾部短而鈍,后端呈螺旋狀彎曲。雌蟲長25~30cm,尾部直,陰門開口于食道后端(圖6-2-12)。犬心絲蟲的微絲蚴寄生于血液內,體細長,無鞘,體長307~322μm。
  犬心絲蟲的微絲蚴隨時可在病犬的外周血液中出現,周期性不明顯,但以夜晚較多。微絲蚴被中間宿主——蚊吸入體內后,經過兩次蛻皮變為感染性幼蟲。中華按蚊、白紋伊蚊、淡色庫蚊等多種蚊子均可作為其中間宿主。除蚊外,其微絲蚴也可在貓蚤與犬蚤體內完成發育。犬類動物被絲蟲陽性蚊叮咬而感染本病。當蚊吸血的時候,幼蟲從喙逸出鉆入終宿主的皮內,經淋巴或血液而達于心臟及大血管,間或停留于皮下組織。蟲體達性成熟期,需經8~9個月。成蟲于終宿主體內可生存數年。





圖6-2-12
圖6-2-13
圖6-2-14


癥狀與病變 患犬可發生慢性心內膜炎,心臟肥大及右心室擴張,間或有靜脈充血導致腹水、肝腫大等病變。臨床表現咳嗽,心悸亢進,脈細而弱,心內有雜音,腹圍增大,呼吸困難,運動后尤為顯著。末期發生貧血,逐漸消瘦衰竭而死亡。有的病犬發生癲癇樣神經癥狀。當血絲蟲堵塞主要臟器動脈血管時(如腦、心),可能發生急性死亡。死亡剖檢,可在右心室和肺動脈中見有大量的心絲蟲(圖6-2-13)。
  患心絲蟲病的犬常伴發結節性皮膚病,以搔癢和傾向破潰的多發性灶狀結節為特征。主要于耳廓基底部皮膚發生劇癢的丘疹和其他部位發生潰瘍。皮膚結節顯示血管中心的化膿性肉芽腫炎癥,在化膿性肉芽腫周圍的血管內常見有微絲蚴(圖6-2-14)。經過對心絲蟲病治療后,皮膚病變可以治愈。

診斷 可根據臨床檢查結合外周血液微絲蚴檢查,進行確診。

治療 除采用對癥治療(加強營養、強心、利尿)外,對早期病犬可應用下述藥物治療。
  1.驅殺成蟲
  (1)硫乙胂胺鈉,犬0.22ml/kg體重,靜脈注射,一天2次,連用2天。
  (2)菲拉辛(Filarsen),1mg/kg體重,口服,每天三次,連用10天。
  (3)海群生,犬22mg/kg體重,每天三次,連用14天。
  2.驅微絲蚴
  (1)碘化二硫噻啉,4.2mg/kg體重,拌飼,每天一次,連用7天,如微絲蚴檢驗仍為陽性,可加大劑量到13.2~15.4mg/kg體重,喂至微絲蚴陰性為止。
  (2)左旋咪唑,犬每天10mg/kg體重,口服,連用15~20天,治療后第6天檢驗血液,當血液中微絲蚴檢驗為陰性時,則停止治療。
  (3)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0.05~0.1mg/kg體重,一次皮下注射,隔7天可重復用藥一次。

預防 防止和消滅中間宿主是很重要的措施,為此除消滅犬蚤外,池塘和水庫中養魚是消滅蚊蟲的好辦法,亦可用藥進行預防,如海群生苯乙烯吡啶合劑在蚊蟲活動季節后,按5.5mg/kg體重的劑量口服,一天一次,連用1個月。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12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1:53:12 | 只看該作者
.2小動物寄生蟲病
6.2.7華枝睪吸蟲病

病原 生活史 癥狀 診斷 防治

華枝睪吸蟲病(Clonorchiosis)是由后睪科(Opisthochiidae)支睪屬(Colnorchis)的中華分支睪吸蟲(C.sinensis)簡稱華枝睪吸蟲,寄生于犬、貓的膽管和膽囊而引起的,俗稱肝片吸蟲病。在我國主要流行于廣東、廣西、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北京和上海,東北地區也有報道。



圖6-2-16

病原 蟲體扁平,柔軟,半透明,葵花籽狀,前端稍尖,后端鈍圓;體長10~25mm,寬3~5mm。口吸盤略大于腹吸盤,二者相距較遠,咽呈球形,食道短,兩條盲腸末端達蟲體后端;兩個呈樹枝狀的睪丸,前后排列于蟲體后部,卵巢呈分葉狀,位于睪丸前方,兩者之間一大的受精囊,卵黃腺分布于蟲體中部兩側;子宮盤繞在卵巢之前直到腹吸盤前緣,生殖孔位于腹吸盤前緣,排泄囊呈“S”狀彎曲,位于蟲體后部。雄蟲生死器官缺雄莖、雄莖囊和前列腺。蟲卵黃褐色,卵殼厚,平均大小為29μm×17μm,形似燈泡,內含毛蚴,頂端有蓋,蓋的兩旁見肩峰樣小突起,底端有一個小突起(圖6-2-16)。

生活史 中華枝睪吸蟲主要寄生于犬、貓等動物的肝膽管內,所產蟲卵隨糞便排出入水,被適宜的第一中間宿主——淡水釘螺吞食后,毛蚴由卵內逸出,逐漸發育繁殖,經過胞蚴、雷蚴階段,最終形成大量尾蚴。從釘螺吞食蟲卵至發育為尾蚴,約需100天。尾蚴從釘螺逸出后,在水中游動,被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或淡水蝦)吞食后,在魚體各部(肌肉內最多)經20余天發育成橢圓形的囊蚴。犬、貓吞食了這種含囊螺的魚蝦之后,幼蟲在十二指腸破囊而出,并從膽總管經膽道進入肝膽管,也可穿過腸壁經血管到達膽管。在肝膽管約經1個月發育為成蟲并開始產出蟲卵。成蟲寄生于膽道,引起膽管上皮細胞炎性反應與增生,以致膽管纖維化,嚴重時可波及膽囊,并由于壓迫性壞死而導致門脈周圍性肝硬變。




圖6-2-17
圖6-2-18

癥狀 肝片吸蟲病的病情發展緩慢,病程長。輕者幾乎沒有臨床癥狀。重者發生腹瀉,全身無力,食欲不振,消瘦,貧血。肝臟腫大,觸診時肝表面有結節,后期顯著消瘦,出現黃疸、肝硬化,若繼發腹水,患病動物腹部下垂,兩側對稱性膨脹(圖6-2-17),腹腔穿刺,可放出水樣透明液體(圖6-2-18)。

診斷 在流行地區,如動物發生消化不良、腹瀉、貧血和嗜酸性白細胞增加時,應進行糞便檢查,如發現蟲卵即可確診。檢查方法可采用水洗沉淀法或乙醚蟻醛法。

防治 治療可用氯喹、呋喃丙胺、硫雙二氯酚、碘化噻唑氰胺、六氯對二甲苯、吡喹酮或中藥治療本病。其中以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療效較好,劑量為20mg/kg體重,每天3次,連用5天。但是總劑量不得超過25g,以防藥物副作用發生。近年來試用吡喹酮治療亦有一定療效。
  在流行地區,對犬貓均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在疫區,禁止以生的或未煮熟的魚蝦喂養犬貓。魚塘應改用牛糞為肥料。禁止在魚塘邊蓋建豬舍或廁所。疫區應消滅淡水螺。
13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1:53:39 | 只看該作者
.3小動物普通病
6.3.1口炎

病因 癥狀 治療

口炎(Stomatitis)是指口腔粘膜及其深層組織的炎癥。臨床上以流涎及口腔粘膜潮紅腫脹為特征,按炎癥的性質可分為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潰瘍性口炎和壞疽性口等,其中,以潰瘍性口炎較常見。

病因
  1.機械性刺激:如尖銳的牙齒、牙結石、異物(釘子、鐵絲等)、骨頭等直接損傷口腔粘膜,繼發感染而引起。
  2.化學性刺激:如誤食生石灰、氨水或經口投服刺激性強烈的藥物,均可引起本病。
  3.物理性刺激:如長期飲用過冷或過熱的飲水或食物。
  4.維生素的缺乏:如長期缺乏維生素A或B族維生素。
  5.繼發于其他疾病:如舌傷、咽炎、犬瘟熱、貓鼻氣管炎、慢性腎臟疾病等,此外,梭形芽胞桿菌感染或螺旋體感染也可引起口炎。

癥狀 患病動物只能采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不加咀嚼即行吞咽,流涎,口腔粘膜高度潮紅,感覺過敏,溫度增高,拒絕檢查口腔,呼出的氣常帶有難聞的惡臭,有時有輕度發熱。
    水泡性口炎:口腔粘膜上可見大小不等的水泡;
    潰瘍性口炎:口腔粘膜發生糜爛、壞死和潰瘍;
    壞疽性口炎:在潰瘍面上可見覆蓋有污穢的灰黃色油脂狀假膜。下頜淋巴結腫大、堅硬。

治療 首先應找出病因,并盡可能加以排除,如拔除口腔粘膜上的異物,修整銳齒,及時治療原發病等。在護理上,喂以營養豐富又易于消化的流質食物。
  藥物治療,一般可用1%食鹽水,或2%~3%硼酸溶液,或2%~3%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口腔。口腔分泌物過多時,用1%明礬液沖洗口腔。口腔粘膜或舌面發生潰瘍時,在沖洗口腔后,用碘甘油或1%龍膽紫涂布創面,每日1~2次。對壞疽性口炎,除應用上述治療方法外,全身還可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1萬單位/kg體重,每8~12h肌注1次,或青霉素和鏈霉素合用,鏈霉素10mg/kg體重,肌肉注射,一日2次,必要時可注射復合維生素B。
14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2:00:36 | 只看該作者
.3小動物普通病
6.3.2胃腸炎

病因 癥狀 治療

胃腸炎(Gastro-enteritis)是胃腸粘膜及其深層組織的炎癥。由于胃和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緊密相關,胃或腸的器質損傷和機能紊亂,容易相互影響。因此,胃和腸的炎癥多同時發生或相繼發生。

病因 大多數胃腸炎,病因難以確定,主要與犬、貓飲食不當有關。最常見的是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主要與由于細菌毒素或霉菌毒素刺激粘膜而引起發炎。攝入的異物,如包裝材料、木棒、石塊、小玩具等機械刺激損傷胃腸粘膜,也可引起本病。服用或誤食某些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和化學物質(如重金屬、清潔劑、化肥、殺草劑等)是引起犬、貓胃腸炎的常見原因。攝入青草和植物有時也會引起胃腸炎,感染性因子(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等)也可以引起胃腸炎。胃腸炎也可繼發于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犬冠狀病毒感染和犬細小病毒感染等。此外,過敏反應和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癥、肝病、休克、膿毒病,甚至應激反應都可以成為胃腸炎的發病原因。

癥狀 嘔吐、腹瀉、精神沉郁和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動物有極度渴感,但飲水后即發生嘔吐,嘔吐物多為白色或棕黃色粘液。糞便呈水樣,有難聞的惡臭味,如小腸嚴重出血,糞便呈黑綠色或黑色;若后段腸管出血,糞便表面附有血絲。有的動物體溫升高。腸運動增強,腹部聽診腸鳴音增強,重癥病例可出現脫水、電解質丟失和酸中毒的并發癥。在慢性病例,病變輕微,除反復腹瀉和輕度的營養下降之外,沒有其他癥狀。
  根據癥狀和病史,本病比較容易診斷,但查明原因則需依靠實驗室工作。糞便鏡檢可證明有無寄生蟲和原蟲。

治療
  1.首先應禁食24h,只給少量飲水。之后可喂以糖鹽米湯(每100ml米湯中加入1g食鹽,10g多維葡萄糖)。每次100~150ml,每日3次。或給予無刺激性食物,如肉湯、牛奶、淀粉糊等,然后逐漸調整,直至恢復正常飲食為止。
  2.抑菌消炎:制止炎癥發展,是治療腸炎的根本措施,適用于各種病型并應貫穿于整個病程。可選用下列藥物:黃連素0.1~0.5g,每日3次內服;磺胺脒0.5~1.0g,每日2~3次內服;氯霉素0.03g/kg體重,每日4次內服,連用4~6天(肌肉注射用量減半)。合霉素的用法與氯霉素相同,但用量須增加1倍,痢特靈,0.005~0.01g/kg體重,分2~3次內服;鏈霉素0.1~0.5g,每日2~3次內服。
  3.緩瀉或止瀉,適用于患病動物排糞遲滯,或排惡臭稀糞,排糞不暢的情況 。在病的早期,可用硫酸鈉、人工鹽適量內服。
  止瀉,適用于腸內積糞已基本排除,糞的臭味不大,而仍劇瀉不止的非傳染腸炎的患病動物。常用吸附收斂藥物,如活性炭0.5~2g,鞣酸蛋白0.5~2g,次碳酸鉍0.3~1g,每日3次內服。
  對于患腸炎的動物,首要的治療措施在于消除炎癥,應用抑菌消炎劑。炎癥消除后,腹瀉自止。
  4.強心、補液可選用下列處方:
  (1)林格爾氏液 100~500ml,維生素C 0.5~1.0g;
  (2)強爾心液 1ml,用法:靜脈滴注,每日1~2次。
  出現腸麻痹時,可用溫生理鹽水或0.03%高錳酸鉀液灌腸,也可用上述兩種液體交替灌腸。
15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2:01:28 | 只看該作者
.3小動物普通病
6.3.3胃擴張—扭轉綜合征

病因 癥狀 診斷 治療 預防

犬的急性胃擴張(Acute dilation of stomach)是指胃突然地不正常擴張,并伴有氣體、液體和食物的排空障礙。胃扭轉(torsion of stomach)是指已發生擴張的胃在它的系膜軸上發生旋轉,并伴有食管和十二指腸的部分或完全阻塞。如果發生急性胃擴張,使胃韌帶松弛或斷裂時,可發生胃扭轉,即所謂的胃擴張—扭轉綜合征(Dilation-torsion syndrome of stomach),該病以發病急,病情惡化快,死亡率高為特征。

病因 胃由于分泌物、食物和氣體聚積而發生急性擴張,發病急劇,癥狀明X顯。急性胃擴張常見于體型較大品種的犬,間或也發生于體型較小品種的犬,確切原因不明,但直接原因是采食大量干燥飼料,繼之劇烈運動并飲用大量的水。胃扭轉是由于犬的幽門移動性較大,如胃內容物過多而使胃韌帶松弛或斷裂時,就可發生該病。胃扭轉可使胃的賁門和幽門發生閉鎖,胃、脾血管的循環受阻,因此可產生急性胃擴張癥狀,胸部深而狹的犬多發。迄今為止,已報道有28種犬發生過胃扭轉,其中有德國種的小獵犬、小獅子犬,以及其他種的犬,家貓也可發生胃扭轉。胃扭轉多見于成熟的、中年或較老的犬。雄性與雌性的比例一般為2∶1。

癥狀 動物往往突然發生腹痛,茫然呆立或躺臥于地,行動拘謹,常變換躺臥地點,繼之腹部膨脹并迅速增劇,叩診呈鼓音、金屬音,如急劇地振動胃下部,可聽到拍水音。食欲降低,哽噎,但無嘔吐。食管探診,如果僅僅是急性胃擴張,可放出大量氣體和液體;如果是胃扭轉,在賁門部往往遇到阻力。嚴重病例,呼吸高度困難,脈搏增快,最后脈搏微弱,多于24~48h以內死亡。輕癥病例,病程可延至5天或5天以上。
  胃扭轉的確診應通過X射線檢查。由于用力搬動會增加患病動物的應激反應和增加死亡的危險,所以X射線檢查應在初步抗休克治療和胃減壓后進行。



圖6-3-1

剖檢一例死于本病的大丹犬發現,胃急劇擴張,順時針扭轉,胃壁充血、瘀血。脾臟隨著胃發生扭轉,并且形成“V”形(圖6-3-1)。

診斷 急性胃擴張與胃扭轉單憑臨床癥狀難以鑒別,甚至用胃導管探診,也只能作為一種輔助診斷方法,因為胃扭轉時胃導管不能插入胃內,即使胃擴張賁門痙攣也有不能插入導管探診胃內的情況。必要時需剖腹探查進行確診。
  急性胃擴張應注意與食道異物(無腹痛和腹脹)、腸扭轉(有嘔吐和輕度腹脹)、腹膜炎(有嘔吐、腹脹和體溫升高)等相鑒別。

治療 急性胃擴張治療以鎮痛、緩解氣脹、排除胃內容物為原則。
  鎮痛可選用杜冷丁或鎮痛新(1mg/kg體重)。緩和氣脹,應用胃導管插入胃內放氣或直徑較大針頭,穿刺入胃內放氣(注意繼發腹膜炎)。對單純性胃擴張,放氣后可給予阿撲嗎啡(劑量為70μm/kg體重)催吐排空胃內容物。當膨大胃無法放氣緩解時,應立即進行外科剖腹術,切開胃壁排空胃內容物。胃扭轉時,可進行胃和脾整復術,并將胃與腹壁固定防止復發。急性胃擴張,禁忌全身麻醉,應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
  對休克狀態患犬,可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復方鹽水,維持有效的血容量并注意調節機體酸堿平衡。在給予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的同時,可酌情輸氧和注射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
  當犬耐過急性發作而獲得生存時,應禁食1~2天后,少量多次再給予流質食用。做胃壁切開的犬,要禁食一周,并由靜脈注射或直腸灌注營養液進行維持,然后再飼喂流質食物,逐漸恢復常規飲食。

預防 注意控制動物過食是杜絕胃擴張發生的有效措施。動物在劇烈運動后不應急于喂給過多食物或大量飲水。此外,嚴禁飲食后急劇運動。定時用藥驅除腸道寄生蟲,平時注意飼喂富有營養的食物。
16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2:02:57 | 只看該作者
.3小動物普通病
6.3.4吞食異物

病因 癥狀 診斷 治療 胃切開術 腸切開術

幼犬經常吞食異物,在臨床上出現消化障礙和明顯的急腹癥。

病因 幼犬特別是大型犬品種中的幼犬,由于生長速度快,如果日糧中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不足或患有寄生蟲病時,可致使幼犬消化功能紊亂,吞食沙子、泥土、爐渣、墻皮等異物。還有一些犬在玩耍游戲時,突然受到驚嚇不慎吞食玻璃球、橡膠彈力球、塑料、木片、發夾、別針等異物致病。

癥狀 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或因患有寄生蟲病引起吞食異物的犬表現為異嗜癖,消瘦,也可能腹瀉,貧血,嘔吐。觸診腹部,在胃內或腸內可摸到細沙樣或較大石塊等異物。如果犬吞食較大異物和尖銳異物,常常引起腸梗阻或胃腸穿孔,出現明顯的急性腹癥。異物在胃內或在腸內造成腸管不完全梗阻,病犬表現為嘔吐和厭食的間歇發作。高位性腸內異物完全性梗阻,病犬表現為頻繁嘔吐,低位性腸內異物完全梗阻,梗阻前方腸管擴張,積氣,積液,腹圍增大。如果是尖銳異物,很容易發生胃、腸穿孔,初期因劇烈腹痛可出現疼痛性休克癥狀,穿孔后期或梗阻后腸壞死。一般腹部觸診可觸及到吞食的異物。

診斷 根據發病史、臨床癥狀和腹部觸診進行診斷,必要時可將犬麻醉后,灌服鋇餐,利用X射線透視確診。

治療 對于營養缺乏者可喂給全價日糧,也可在日糧中添加多維素和微量元素,有寄生蟲感染者,可用鹽酸左旋咪唑或抗蠕敏驅蟲,按10~15mg/kg體重劑量內服,每天1次,連用3天。對于胃內有較多異物或較大異物的病犬,可采取胃切開術取出異物;如果發生腸梗阻可做腸切開術。附:胃切開術和腸切開術(視頻6-1)

胃切開術 將病犬仰臥保定,利用846合劑按0.1~0.15ml/kg體重進行全身麻醉,做臍前腹中線切口。術部常規剃毛、消毒后,用洞巾隔離(圖6-3-2、圖6-3-3)。沿腹中線切開皮膚,分離皮下脂肪,暴露腹白線。術者左手持鑷子提起腹白線,右手持外科刀外向運刀將腹壁戳一小口(圖6-3-4)。然后再用手術剪在切口處向前向后擴大切口(圖6-3-5)。用手術剪剪去臍前方腹底壁腹膜上的鐮狀韌帶(圖6-3-6)。






圖6-3-2
圖6-3-3
圖6-3-4
圖6-3-5






圖6-3-6
圖6-3-7
圖6-3-8
圖6-3-9


暴露胃腔,將胃拉出(圖6-3-7),在胃的腹面胃大彎和小彎之間的預定切開線兩端,用4#縫合線通過漿肌層縫合兩根牽引線。在預定切開線處切開胃壁(圖6-3-8),暴露胃腔,對胃腔進行檢查,取出異物(圖6-3-9)。
  胃壁縫合,第一層用0#縫線進行康乃爾氏縫合。第一層縫好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清除血凝塊和異物。第二層用1#縫線進行連續倫貝特氏縫合。最后,用生理鹽水沖洗胃壁,清除血凝塊,去掉牽引線,將胃還納于腹腔。閉合腹腔。





圖6-3-10
圖6-3-11
圖6-3-12



腸切開術 病犬的保定、麻醉、術前準備以及腹腔的打開可參照圖6-3-2~圖6-3-6。打開腹腔后,暴露腸管(圖6-3-10),將梗阻腸段牽至腹壁切口外(圖6-3-11)。術者用手術刀在緊靠阻塞物遠端健康腸管對腸系膜側縱行切開腸壁,切口長度約為阻塞物的直徑,輕輕擠壓腸壁,使阻塞物從切口滑出(圖6-3-12)。閉合腸腔,用0#縫線作全層連續縫合,沖洗后,再作漿肌層內翻縫腔。再次沖洗,將腸管還納于腹腔,常規閉合腹壁切口。
17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2:03:55 | 只看該作者
6.3小動物普通病
6.3.5腸套疊

病因 癥狀 治療

腸套疊(Invagination of intestine)是指一段腸管伴同腸系膜套入與之相連續的另一段腸腔內,形成雙層腸壁重疊現象。

病因 多發生于幼犬,一般認為是因腸蠕動正常節律紊亂所致,常繼發于拉稀或蛔蟲病。

癥狀 病犬反復嘔吐,腹痛,排便時里急后重,可見有粘液血便。觸診腹部有緊張感,在下腹部可觸摸到堅實而有彈性、似香腸樣的套疊腸管。X射線檢查可見2倍腸管粗細的圓筒樣軟組織陰影(圖6-3-13)。剖檢時可見套疊多為小腸下段套入回腸(圖6-3-14),一段空腸套入另一段空腸(圖6-3-15),套疊部分瘀血、腫脹,呈香腸樣(圖6-3-16)。






圖6-3-13
圖6-3-14
圖6-3-15
圖6-3-16


治療 對早期腸套疊病犬,可用溫肥皂水灌腸。對癥狀明顯病例應盡早手術整復。病犬的保定、麻醉、術前準備和腹腔的打開按常規方法進行。打開腹腔后,將套疊腸段拉到腹腔外(圖6-3-17)。術者一只手握住套疊腸管的鞘部向外擠,另一只手慢慢試著向外拉(圖3-18)。




圖6-3-17
圖6-3-18


整復后的腸管如果沒有明顯壞死或粘連,可沖洗后送回腹腔,常規關腹。對套疊腸管有明顯壞死和難以整復的套疊部分可直接切除,實施腸管斷端吻合術后。術后禁食5~7天,可給予飲水,并由靜脈或直腸給予營養液進行維持,然后再喂流質食物,逐漸恢復到常規飲食。
18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2:05:16 | 只看該作者
骨折

病因 骨折類型  臨床癥狀 診斷 治療

骨的連續性中斷或完整性遭到破壞稱之為骨折(Fracture),骨折常伴發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如神經、血管、肌肉挫傷斷裂,骨膜分離,皮膚破裂。

【病因】1.直接外力作用或間接外力作用。前者見于車禍、槍擊、打擊、從高處摔下等之后,是骨折最常見的原因,多伴發嚴重的軟組織損傷。后者見于奔跑、跳躍、急停急轉、失足踏空或爪子突然嵌入洞穴和裂縫等,通過折彎力、扭力、壓縮力或切應力等引起骨折。
  2.內在因素作用。動物有骨髓炎、骨軟癥、佝僂病、骨腫瘤等骨疾病時在較小外力作用下即可發生骨折。

【骨折類型】 骨折可按多種方法分類,許多類型的骨折需經X射線檢查或尸檢判定。
  1.開放性骨折與非開放性骨折。根據骨折處皮膚粘膜的完整與否劃分。
  2.完全骨折與非完全骨折。根據骨斷端是否完全分離劃分。完全骨折根據骨折經的方向又分為橫骨折、縱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等,非完全骨折又分為青枝骨折(在幼齡動物)和骨裂。
  3.單一骨折與多發骨折。前者為骨一分為二,斷成兩塊,后者為骨斷段達三塊以上。骨斷端碎小數多的多發骨折又稱為粉碎性骨折。
  4.撕脫骨折與碎片骨折。前者指由肌腱韌帶的牽拉引起的其抵止點骨撕脫,后者主要指關節過度伸屈引起的關節骨邊緣的小片骨折。
  5.嵌入骨折、凹陷骨折與壓縮骨折。嵌入骨折指一端骨斷端插入另一端骨斷端之中。凹陷骨折指骨折片凹入骨表面之下,見于頭骨扁骨骨折。壓縮骨折指骨體積壓縮,主要發生于松質骨如椎體。
  6.骨干骨折、干骺骨折、骨骺骨折與關節內骨折,是按骨折的部位劃分的。
  7.病理骨折與疲勞骨折。前者指由于骨軟癥、骨腫瘤等骨病誘發的骨折,后者指骨某部長期處于超負荷應力狀態下而使骨皮質漸漸發生斷裂的骨折,骨折線細微。

【癥狀】 下列癥狀不一定同時出現在一個骨折病例中。
  1.機能障礙 由疼痛和機械支持力喪失或減弱引起,是骨折最突出的癥狀。例如在四肢骨折引起跛行,在椎體骨折可能引起外周神經麻痹,在顱骨骨折可能引起意識障礙,在頜骨骨折引起咀嚼障礙。
  2.疼痛 直接觸痛,不易區別軟組織痛和骨痛,間接觸痛即握住骨長軸兩端向中央壓迫引起的疼痛表明是骨痛。
  3.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被外力直接損傷或被骨斷端扎傷,骨折部腫脹嚴重。
  4.骨變形 完全骨折后骨斷端發生成角、側方、旋轉、延長、重疊等移位,使患肢彎曲、扭轉、伸長或短縮。
  5.骨摩擦音 活動骨折斷端可聽到斷端間摩擦聲響。但非完全骨折或骨斷端分離較遠時無骨摩擦音。
  6.異常活動 四肢長骨完全骨折后,骨干可在骨折點異常伸屈扭轉。
  7.X射線征象 X射線檢查可見骨折處有骨折線(壓縮、嵌入、凹陷性骨折除外),骨骼變形和軟組織腫脹等X射線征象。
  8.其它 骨折一、二天后血腫分解引起體溫升高,失血性貧血,休克,骨折點遠端外周神經麻痹,骨折點局部組織缺血性壞死等。 

【診斷】犬貓易于觸診,依據病史和上述癥狀一般不難作出初步診斷。但無論是疑似骨折還是已診斷為骨折,有條件時都應當進行X射線檢查。X射線檢查不僅可確診骨折、骨折的類型和程度,而且還能指導整復,監測愈后情況。

【治療】 骨折往往伴發危重急癥,因此在深入檢查骨折局部之前,首先檢查有無威脅生命的全身反應,檢查頭、脊柱、胸部、腹部、內臟等有無嚴重損傷。若有,則應先予以急救,穩定病情,如支持呼吸、改善循環、制止出血、防止休克、防止感染或整復胸腹透創、內臟破裂等。對骨折局部,也應先止血消腫、保護創口、臨時固定或保護患肢,然后再深入檢查,以防局部軟組織損傷加重或骨折加重。
  骨折愈合一般要經血腫機化演進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型期三個階段。在不同的動物、不同年齡和不同類型的骨折,完成上述過程所需時間不同。經過良好整復固定的骨折,一般3-4周后骨折部腫脹消退,骨斷端仍能微動,骨骼功能恢復50%以上。12-16周后骨斷端再接牢固,功能基本恢復。一般幼齡動物骨折,松質骨骨折、斜骨折及橈尺骨骨折愈合速度快。
  1.保守療法。骨盆骨骨折、肩胛骨骨折、下頜骨骨折、顱骨骨折、椎體骨折、股骨臂骨的復雜骨折等常因患部肌肉豐滿、外固定困難、內固定危險而不能充分整復和施加外固定或內固定。故治療只限于將動物圈在籠子里限制活動或禁止活動并配合服用消炎止痛抗感染藥物,籠子里墊上厚鋪墊。小犬小貓一般3周后即可負重,但至少6周內不能自由活動。這種方法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2.整復與固定
  (1)閉合整復加外固定 骨骺骨折、肘、膝關節遠端肢的骨折若經手法整復可能能夠復位(即斷端對合后移位不超過骨干橫徑的1/2、軸向正、無旋轉移位)且施加一定的外固定后能夠牢固地固定斷端不再移位。閉合性整復應盡早實施,一般不晚于骨折24h,以免血腫及水腫過大影響整復。整復前給動物全身麻醉或局部傳導麻醉以充分松馳患部肌肉。整復時用力適當以免加重組織損傷。有條件時整復可在X射線透視監視下進行以確信對合良好。整復完成后立即進行固定。固定部位剪毛,襯墊棉花[指(趾)間需充分襯墊],裝置石膏繃帶等成形繃帶或夾板,金屬支架等,固定范圍一般應包括骨折部上、下兩個關節。
  (2)開放整復加外固定 適用于骨斷端重疊移位較大的骨折如橈尺骨中下1/3骨干橫骨折,短的斜骨折和脛骨近端橫骨折。這類骨折的閉合整復不可能或很困難,故需手術暴露骨折斷端后再整復。對于重疊移位,可將骨挺子的一頭抵在近端骨斷端的某點或骨髓腔內,利用杠桿原理將遠端骨斷端撬離近端骨斷端并設法使兩端對合。一旦對合后,外面被覆的肌肉束縛力可將骨斷段固定住,故無需內固定,一般僅在較穩定的外固定下即可很快愈合。該方法切口小,整復時間短,手術比較安全。
  規格齊全的金屬或非金屬內固定材料(如髓內針、骨螺釘、接骨板、金屬絲、貫穿性骨栓裝置等)及手術器械進行骨折內固定的療法在犬貓已很普遍。但內固定要求較高的手術技巧,復雜的手術器械,種類齊全的內固定材料,嚴格的無菌條件,良好的麻醉及周密的術后護理。
  3.開放性骨折的處理 如為新鮮創,按創傷處理方法徹底清創,注意摘除碎骨折片,使創傷盡可能轉化為清潔創或無菌創。如需開放整復,可經創口或擴大創口進行整復,如需閉合整復,可將創口敷藥包扎后再整復,整復后閉合創口。裝置外固定時,創口應從固定材料中露出以備日后處理。創口感染后,行開放療法。若創口系整復前感染,則控制感染的同時整復固定骨折。實踐表明,即使在感染的情況下,若骨折對合良好固定確實,愈合仍能進行。不應等感染控制后才行整復固定。
19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2:10:03 | 只看該作者
小動物普通病
6.3.8眼球脫出

適應癥 麻醉與保定 手術方法

眼球脫出(proptosis of the globe)多因挫傷引起。犬、貓均可發生,其中短頭品種犬常發。眼球脫位會出現以下嚴重病理變化:因渦靜脈和睫狀靜脈被眼瞼閉塞,引起靜脈瘀滯和充血性青光眼;嚴重的暴露性角膜炎和角膜壞死;引起虹膜炎、脈絡膜視網膜炎、視網膜脫離、晶體脫位及視神經撕脫等。
  多數急性眼球脫出可以通過手術復位的,但眼球脫出過久、眼內容物已擠出,內容物嚴重破壞,不宜作手術復位,需作眼球摘除。現將眼球脫出復位術和眼球摘除術詳細介紹如下:

適應癥 眼球復位術適宜用于輕度眼球突出癥的治療(圖6-3-40、圖6-3-41、圖6-3-42)眼球摘除術適用于嚴重的眼球突出、眼內腫瘤、難以治愈的青光眼及全眼球炎等。





圖6-3-40
圖6-3-41
圖6-3-42


麻醉與保定 利用846合劑麻醉注射液進行全身麻醉,患眼用1.5%鹽酸丁卡因進行表面麻醉。進行側臥保定,患眼在上位。

手術方法
    1.眼球復位術 首行用生理鹽水沖洗患眼,除去血凝塊及污染的污物,特別應清除掉上下眼瞼內及結膜囊內的污物,然后一手用滅菌生理鹽水棉棒輕輕按壓在眼球上,另一手將上下眼瞼向外牽引,兩手相互配合,把眼球還納回正常的位置。為了防止復位后的眼球再度脫出,可用縫針在外眼角處,將上、下眼瞼縫合1~2針,以縮小眼裂固定眼球(圖6-3-43)。





圖6-3-43
圖6-3-44
圖6-3-45


2.眼球摘除術 當眼球復位困難者,應采用結膜內眼球摘除術(圖6-3-44)。其方法如下,在外眼角切開皮膚1~2cm(圖6-3-45·1),用組織鑷夾持角膜緣以固定眼球,在角膜緣外側的球結膜上作環形切開((圖6-3-45·1),用彎尖手術剪伸入球結膜下向眼球后方進行潛行分離,顯露眼球的4條直肌和上、下斜肌的眼球壁抵止點,在緊靠鞏膜處將直肌和斜肌剪斷((圖6-3-45·1),一手用鑷子夾持眼球壁向外牽拉眼球,右手用彎手術剪繼續向眼球后方潛行分離至眼球退縮肌及視神經束,剪斷其退縮肌及視神經束,眼球即可完整地摘除((圖6-3-45·1),徹底止血后縫合球結膜創口((圖6-3-45·1)。
20
 樓主| 發表于 2007-1-2 22:14:12 | 只看該作者
小動物普通病
6.3.9第三眼瞼腺脫出

病因 癥狀 治療

第三眼瞼腺脫出(protrusion of the gland of the third eyelid)是指因腺體肥大越過第三眼瞼游離緣而脫出于眼球表面。又稱櫻桃眼,多發生于北京犬、西施犬、比格犬等小型犬。

病因 確切病因不詳。可能因腺體基部與眶周組織間或腺體與軟骨間結締組織附著先天性缺陷或發育不全。所有品種犬均可發生。但更常見于西施犬、比格犬、斗牛犬、北京犬等。

癥狀 單眼或雙眼發病。開始小塊粉紅色軟組織從眼內眥脫出,并逐漸增大(圖6-3-46、圖6-3-47)。長期暴露在外,腺體充血、腫脹、流淚。動物不安,常用前爪搔抓患眼。嚴重者,脫出物呈暗紅色,破潰,經久不治可引起角膜炎和結膜炎。

治療
    1.麻醉與保定 利用846合劑麻醉注射液進行全身麻醉,1.5%鹽酸丁卡因滴入患眼結膜囊內進行表面麻醉。健側臥保定(圖6-3-48),如果雙眼都患本病,則進行俯臥保定。用無菌隔離巾隔離術野(圖6-3-49)。
  2.手術方法 用生理鹽水沖洗患眼,以清除眼內的眼屎及其他分泌物。用針系3#或4#絲線在脫出物上系牽引線(圖6-3-50),輕輕牽引縫線,使脫出物顯露出根蒂部,在根蒂部鉗夾上一把止血鉗(圖6-3-51),沿止血鉗上緣切除脫出物(圖6-3-52),止血鉗繼續鉗夾2~3min(圖6-3-53)再松解止血鉗(圖6-3-54),斷端出血即可停止。若斷端仍有出血,可進行結扎出血。







圖6-3-46
圖6-3-47
圖6-3-48
圖6-3-49
圖6-3-50





  

圖6-3-51
圖6-3-52
圖6-3-53
圖6-3-54
  


3.術后護理 術后3天內用3%氯霉素眼藥水滴眼,可有效地預防感染,山東農業大學動物保健醫院近年來所做的百余例第三眼瞼腺摘除術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3 10:1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