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只到場之前: •對所有保育舍、走道和裝豬臺進行適宜的清洗、消毒 •對欄位進行預熱,根據新斷奶仔豬的要求重新設定通風控制器 •檢查所有飲水器,確保功能正常、高度合適 •重新設定所有喂料器,使料盤40%的面積被乳豬料覆蓋 (在頭72小時當中,要用乳豬料完全覆蓋料盤) •確保風扇裝有適合于當前季節的蓋子 •把乳豬料填入喂料器 •規劃好如何根據欄位尺寸和欄位數安排仔豬數 仔豬轉入后,頭72小時: 將仔豬按體重放入不同欄位(確保將所有小個體的仔豬放在一起)。如果想根據組群劃分來按排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實施不同的日糧方案等,那么就將仔豬分為不同的組群 應將10%的欄位空置,以便在飼養過程中將掉隊的仔豬檢出來單獨飼養。這意味著,在斷奶后頭兩周當中其它欄位的飼養密度需要提高,而第三周之前需要挑出較小的仔豬,使飼養密度達到正常 •留出1-2個空欄作為護理欄 •在地板上的盤子里、加熱板上或墊子上撒少許乳豬料,每天四次(如果仔豬經過運輸才到達保育場,則延后2小時) •每天4次讓每頭仔豬站起來四處走動 •找出不能適應固體飼料(參見下文)或需要治療的仔豬 •根據豬場的醫療規程對相關仔豬進行治療 每日工作: •對于日齡最低的三棟豬舍,每天(別忘了,每周有7天!)需要巡視每個欄位(需要走到每個欄里面去) •日齡較大的豬舍中每個欄位每周至少巡視2次 •檢查喂料器設置/飼養階段 •檢查飲水器 •檢查通風/溫度 - 豬是否舒適? •空氣質量? •糞坑水位? 如何確認病弱個體(發現下列個體一定要做標記): •不合群(獨自扎在角落里) •不愿起立 •被毛喳起(毛發豎立) •目光呆滯 •后軀被稀糞沾污 •呼吸異常(喘氣/沉重) •跛足或步態不均 掉隊個體的管理: •首先要盡早發現這些個體 - 消瘦,常常多毛,(不一定都是體型小的個體) •應把這些個體轉移到競爭不那么激烈的欄位當中 •輕柔地把患豬抱起,抓一把乳豬料放在它嘴里讓它嚼,然后把它放到護理欄里的料槽旁邊。這個步驟每天進行3-4次 •在護理欄里加一個粥盤,鼓勵采食 •安置仔豬罩和熱源(供暖燈或供暖板)讓這些停止采食的仔豬保持溫暖和舒適 •按照獸醫規程進行治療 表 1. 豬場飲水建議流速 日齡/體重 流速 斷奶仔豬 250ml/分 25-50磅 500ml/分 50-125磅 750ml/分 125-300磅 1000ml/分 經產母豬/公豬 1000ml/分 來源:堪薩斯州立大學 表 2. 有效溫度調節因子 ℃ 地板類型/條件 空氣流速 建筑絕熱性能 墊料 +4 0.15米/秒 -4 良好 -0.5 墊子/干燥加熱板 +3 0.46米/秒 -7 中等 -1.5 塑料地板 -4 1.5米/秒 -10 差 -7 鋼網 -5 混凝土,干 -5 混凝土,濕 -5 (來源:Curtis 1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