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丹育種豬以高產著名于世,但由于豬場建設、飼養管理等諸多方面的挑戰,讓丹育豬在中國的生產性能未能達到預期,但丹育種豬在中國養豬業的受青睞程度仍越來越高。豬譯館特收集整理了一系列丹育相關資料,目前正在轉載當時丹麥養豬研究中心制作的丹育《產房管理手冊》,敬請關注。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 產房是一個豬場生產的中心,從產奶斷奶的母豬的質量會影響到上游配懷母豬的性能,而仔豬的質量也會影響下游保育和育肥的生產指標,因此正確的產房管理是做好整個生產管理的基礎。本手冊對產房的各項工作進行詳細的講解,其中很多章節圖文并茂可以直接作為SOP使用。 1. 產房和產床的準備 1.1 要維持良好的環境,需保持產床的干燥和潔凈: 1. 浸泡6-12小時。 2. 徹底地清洗產床和設備。注意料槽和落料管中飼 料結塊。 3. 圈欄消毒。如果你使用的是水溶性消毒劑,那么 豬舍消毒前就一定要保持干燥,否則消毒劑會被 稀釋。 4. 圈欄干燥。在轉入母豬前,豬舍必須保持完全 干燥。 5. 檢查母豬的乳頭飲水器。檢查并確保飲水器水流 量達到4升/分鐘。 6. 母豬轉入產房后,還應確保有相應的空產床(用 于“奶媽”母豬)均勻分布在舍內。 7. 母豬分娩前一周,給她提供秸稈等做窩材料。 8. 調節地暖入口的溫度,打開保溫燈時,使地面溫 度達34-35℃(最高為36℃)。 1.2-4 1.2 在母豬轉入時或轉入后,圈舍潮濕導致的生產問題 1. 使母豬和新生仔豬處在較差的環境中。 2. 剛出生的仔豬因為受冷,難以快速的接近乳 房并吃到初乳。 3. 寒冷對母豬乳房造成應激,使母豬易患乳房 炎。 4. 降低了空氣流通, 從而降低了舍內空氣質量。
清洗不徹底且潮濕的產房,不適合轉入母豬。 清潔并干燥產床,為轉入母豬做好準備。 1.3 舍內糞便: 增加仔豬感染疾病的幾率。
1.5 第一節補充說明 使用工具如鏟子等,清除散布的糞便和剩余的飼料 等污物。然后,用灑水設備徹底噴灑欄位和地 板,但要避免水直接沖入糞污集納池。根據工作 計劃制定浸泡計劃,以保證在母豬轉入前,這些 設備都已經浸泡、清洗、消毒、干燥完畢。干法清理僅僅是對產床進行刮擦和清掃,不足以顯著降低 感染幾率的。 在清洗過程中要清除所有可見的污物。在清洗未分區的產房時,不能用高壓水槍進行清洗,因為這會對舍內其它母豬和仔豬造成不良影響。可以用其它方法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例如,在每排產床之間用簾子隔開或只用低壓水管沖洗。或者只進 行石灰刷白或干法清理。向你的豬場顧問商討清潔策 略和方法。 清洗之后干燥,就干燥本身而言可以有效的防止疾病在批次間傳播。 當地面溫度和室溫一致時,表明舍內已徹底干燥。 檢查時放一張白紙在地上,如果幾分鐘內,紙變皺縮,則說 明地面沒干透。或在地上放一個塑料文件,如果 在幾分鐘內,地面變色了,則說明地面也沒干透。 如果舍內不干,水就會從地面蒸發。由于蒸發吸 熱,會使得地面和欄位降溫,同時會降低通風效 率,導致舍內氣候狀況變差。 干燥最好在25℃,并且一般而言,烘干1平方米的空間需要0.3升的柴油。 1.5.1 室外溫度影響了產房干燥方法的選擇: 1. 當室外溫度度<10℃;加熱干燥,如使用移動式熱風 爐,需要干燥4-8小時,每個產床大約需1千瓦。 2.室外溫度10-20℃:若室外空氣的濕度很高,如在陰天或雨天,同樣需要加熱。 3.室外溫度>20℃: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節通風系統至最大工作量,直到地面和欄位表面達到室溫,從而干燥豬舍。
2.產床的功能性需要 2.1 在產床中必須要滿足仔豬和母豬的一些要求。 2.1.1 當翻新舊豬舍或蓋新豬舍時,必須考慮到以下要求: 母豬 1. 母豬在產床中必須能夠自由站立或躺臥,但是不能轉身。 2. 母豬必須能無困難站起和躺下。 3. 料槽的體積必須能與飼喂方案相匹配。
仔豬 1. 仔豬可以無障礙的吃到母乳;乳房周圍有充足的 空間有助于仔豬吃到母乳。 2. 地板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所有仔豬同時躺下。 3. 環境必須適用于新生仔豬和4-5周齡仔豬。
產床 1. 產床的設計必須同時滿足仔豬和母豬對于空間的需求。 產床有足夠的空間給仔豬和母豬。 上圖母豬以后背緊靠仔豬區躺下時,乳房周圍的空間顯得狹小。 2.2 產床內空間不足會導致: 1. 母豬側躺難,從而會影響仔豬乳汁的攝入。 2. 當母豬后背靠著保溫區躺著時,仔豬無法吃奶。 3. 不是所有仔豬都能在環境較好的保溫區找到 躺臥的位置。
2.3 補充說明 產床內母豬必須能躺臥、站立自如,但是不能轉 身。以下是計算空間需求的依據。 母豬的體尺是計算產床尺寸的重要依據: 1. 95%母豬的體長為200厘米,平均為184厘米。 2. 95%母豬的肩寬47厘米,平均42厘米。 3. 95%母豬高度(后背到胃部)為71厘米,平均 63厘米。
(資料來源:豬譯館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