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農業部第一時間責成河南、江蘇農牧部門嚴肅查辦,并立即派出督察組趕赴河南督導查處工作。農業部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生豬“瘦肉精”監管工作,追根溯源,徹查制售“瘦肉精”黑窩點和銷售渠道,堅決打掉“瘦肉精”源頭。 幾乎在同一時間,全國各地迅速掀起了對雙匯產品地毯式的轟炸抽檢。 商務部也在同一天責成河南、江蘇的商務主管部門調查屠宰企業收購、屠宰含“瘦肉精”生豬問題,嚴肅查處相關責任人。3月17日,商務部派出督導組赴河南督導查處工作。 事件發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出臺了5條緊急處置措施,省政府下發了《關于嚴禁非法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的緊急通告》,派出由省衛生廳、省畜牧局、省質監局、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公安廳、省監察廳等部門組成的4個專項檢查組,赴孟州、沁陽、溫縣、濟源、獲嘉5縣(市)督導檢查。 再次聲明背后的詳情 【“濟源雙匯的肉制品已經經過權威部門檢查,是合格產品,但我們要收回,就是要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瘦肉精”事件對雙匯帶來的危機,牽動著同行和上下游鏈條的神經。 雙匯相當一部分大客戶、大型經銷商、機構投資者亦紛紛致電關切雙匯。本報記者赴漯河采訪期間,偶遇省會一家銀行行長。他對“瘦肉精事件”表示關切的同時,也表達了對雙匯的信任和支持。 與此同時,一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對雙匯產品的抽查檢驗報告已經在媒體上公開發布,結果全部合格。3月17日,河南省質量監督局對濟源雙匯47個肉制品品種進行了檢測,全部合格,無一例含有“瘦肉精”。 3月17日15時30分,雙匯再次召開高層會議,決定再次發表聲明,向公眾通報事件處理進展情況。 會議上的爭論仍然十分激烈。 濟源的肉制品全部合格,那么,還要不要下架?要不要接受退貨?要不要收回?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拒絕質量合格的產品在市場上流通,雙匯需不需要用自己的合格產品,為市場的疑慮買單? 鑒于各地市場上都在對雙匯的產品檢驗檢測,雙匯應該配合還是回避?結果要不要向社會發布?萬一有不合格的檢測結果,即使是只有一例,會對雙匯品牌帶來怎樣的打擊? 會議持續了5個多小時,一直爭論到當晚9時。 “雙匯要做強做久,就一定要經得起市場的考驗。”萬隆最后決定,“雙匯下屬各工廠,要全面配合當地職能部門檢查,一有結果,立刻如實向社會公布。” 當即,有高管質疑:“老板,在這樣的產業環境中,你敢保證產品都合格?即使只有一例不合格,你怎么交代?” “我如實交代!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萬一有不合格的產品,我道歉、召回、整頓,我相信消費者能夠理解。” 隨即,雙匯集團的第二份聲明掛在了雙匯的官網上,要求濟源雙匯收回在市場上流通的所有產品,對市場、客戶提出的下架、退貨要求,一律滿足。免去濟源雙匯有關負責人職務。雙匯集團要求下屬所有工廠,進一步加強對采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要求各單位積極配合政府職能部門,開展對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環節的全面檢查。 “為什么要用‘收回’產品而不是‘召回’呢?”雙匯集團副總經理杜俊甫回答記者的疑問時說,“召回是針對問題產品,濟源雙匯的肉制品已經經過權威部門的檢查,是合格產品,我們收回,就是要消除消費者的疑慮,畢竟,對企業來說,你的市場,你的消費者是第一位的。” 同時,雙匯聲明,對生豬屠宰實施“瘦肉精”在線逐頭檢驗,對肉制品批批檢測“瘦肉精”,確保出廠產品批批合格。 重創雙匯,行業籠罩陰影 【“瘦肉精”事件使消費者短期內對行業失去信心,河南、江蘇、湖南、江西等省份的生豬價格明顯下降】 3月17日,河南省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說,河南省已對涉嫌使用“瘦肉精”的9個飼養場(戶)1512頭存欄生豬全部封存,52頭被檢測出含有“瘦肉精”的生豬,已無害化銷毀32頭,并依法對相關責任人做出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