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期間,本刊與中央電視臺聯手,同時進行了關于河南“瘦肉精豬”的深度調查。之后本刊《河南部分地區“出產”“瘦肉精豬” 主銷南京》、央視《“健美豬”真相》同步刊播,“瘦肉精豬”事件就此引爆,舉國輿論沸騰。 緣起:本刊關注此事已久 發現河南存在“瘦肉精豬”是偶然,也是必然。去年11月下旬,本刊記者在河南做“注水豬”調查時,偶然遇到新鄉衛輝市畜牧局畜禽改良站的工作人員,當時他們正在對一輛運豬車上的毛豬進行尿樣檢測,初步檢查為陽性。此前本刊對中國豬肉市場質量狀況已關注多年,因此,當時記者腦海中立刻閃出“瘦肉精”幾個字,而工作人員同樣初步認定這是“瘦肉精豬”。可惜的是,因為擔心測試條有問題,去新鄉市畜牧局進行確認檢測時,運豬車突然跑掉了。但記者得知這批豬來自河南淇縣。 隨后,記者前往淇縣調查,發現當地確實有一些養豬戶在偷偷往飼料中添加瘦肉精,而這在那里卻是公開的秘密。 2010年12月,本刊記者采寫的《疑似“瘦肉精豬”再現河南新鄉》一稿刊發。不久即收到河南相關方面反饋回來的信息,稱淇縣當地對“瘦肉精豬”進行了嚴厲打擊。遺憾的是,這沒有引起河南相關部門的進一步高度重視。 實際上,根據本刊了解的情況,河南還有其他地方也有“瘦肉精豬”出現。 為此,本刊決定在今年3·15前針對性地文/本刊記者劉暢“瘦肉精豬”事件曝光始末進行一次深度調查,結合上次的報道經驗,為了增強力度,又決定聯手央視共同進行,央視對此十分認可,雙方一拍即合。 3月15日,本刊和央視同步刊播。 查處:江蘇省第一時間嚴密排查 江蘇省肉類消費市場很大,而這次記者抓到的線索,也恰好是運豬的汽車開往南京,調查就是沿著這條線進行的。 3月15日,江蘇省工商局責成南京市工商局對報道涉及的南京市迎賓農貿調查市場進行檢查。當時由江蘇省工商局副局長孫連才帶隊,在查處現場,孫局長說,首先對曝光的幾個屠宰市場進行現場的檢查。監管部門已經全部行動,對所有的豬肉銷售市場進行檢查。“現在南京所有的市場都在檢查,拉網式的檢查,發現可疑的產品,就要進行下架,進一步的確認,這個產品是否含有(瘦肉精)”。 3月15日,對浦口臨江屠宰場存欄的來自河南西華縣的生豬抽檢5份尿樣,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3月16日,南京市相關部門緊急抽取養殖、屠宰環節的生豬尿樣。對南京市個生豬定點屠宰場102份樣品、7個區縣家規模生豬養殖場158份樣品進行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也在這一天,雙匯官網發表聲明稱,雙匯集團已責令濟源工廠停產自查,并派出集團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及相關人員進駐濟源工廠進行整頓和處理。 同時,還要求下屬所有工廠,進一步加強對采購、生產、銷售各環節的質量控制,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并將積極配合政府職能部門,開展對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個環節的全面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