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農網 2006-06
生長育肥豬階段是養豬生產中最后一個階段,也是體現養豬綜合收益和用水量最大的階段。本文介紹一種節水型板條式半漏縫地板飼養生長肥育豬的新方法,希望能引起養豬同仁的共鳴。
探索背景
養豬生產中,生長育肥豬因為相對粗放,其生活環境易被忽視。僅就欄舍地坪而言,絕大多數豬場采用傳統水泥地坪進行飼養。這種傳統地坪在夏秋季會因沖水、噴霧等降溫措施使舍內異常潮濕、悶熱,不利于豬的健康、生長;在其他季節,因尿、水、糞不能及時清除,豬肢蹄部會因飲水、走動等將污漬帶至地坪其他部位,甚至踩臟飼料(許多豬場直接采用地坪喂食),給胃腸道等疾病的發生直接帶來隱患。條件稍好的豬場,在糞水溝上面鋪蓋漏縫水泥板或鑄鐵板,雖然與全水泥地坪相比有所改進,但暗溝除糞不方便,必須用水沖洗,且用水量較大;暗溝頂、側壁更不易沖洗消毒,從而糞尿沉積,成為豬舍臭氣與蒼蠅的主要滋生地。因而探索一種節水型并有利于生長育肥豬健康生長的欄舍成為可能。通過近3年的實踐,筆者將這種可能變成了現實。
設計與操作
通過多年摸索,筆者所在的豬場大膽采用高架板條式半漏縫水泥制地坪及配套的改良欄舍,整個圈舍設計的思路更趨向于解決南方夏季漫長的高溫天氣和一年四季的高濕天氣。這種地坪及欄舍結構設計與操作如下。
1、設計方案
(1)在背后建育肥豬舍內,采用雙列式欄舍設計;中間留1.1米寬多用通道;每個欄舍面積12m2。
(2)地坪直抵南北兩邊主墻(預設12厘米寬出糞口),其中1/3為實心板,2/3為漏縫板條式混凝綱筋制地板,板條寬9厘米,縫寬2厘米。
(3)整個地板抬高80厘米,底部地坪呈30°坡度并用水泥收光,糞溝在兩邊墻外側。
(4)靠多用通道邊設有半自動食槽,自由采食;靠主墻邊設飲水器。
(5)欄舍架空處(80厘米空間)設用卷簾布(類似帆布質地),固定上方,向下調節。
(6)屋面瓦木結構,滴水處下延80厘米擋板(一種輕質材料),下留通欄窗戶,窗戶高50厘米,同樣設用卷簾,以調節室內溫度與空氣流通。
2、操作
(1)這種圈舍高架地坪結構的飼喂管理操作與傳統圈舍相比,更為簡便、省工。尿、漏水、消毒用水與部分糞便直接掉入地板下,自然順斜坡流入糞溝,其余干糞人工每日3次順出糞口掃入糞溝(每天定時將糞溝中糞便運走)。每日依采食量按欄投放1次干料。
(2)由于地坪保持了干燥、通風與衛生(無任何積水、積尿現象),因而即使在夏季也只是偶爾沖洗地坪。
(3)夏秋季將通欄卷簾上下開啟(安裝有噴霧設備的也需要開啟)以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況;冬春季封閉卷簾與糞溝口以利于保溫。
(4)每次空圈后,實施徹底的清潔與消毒,其他操作按常規執行。
應用小結與展望
經近3年的實際應用,這種高架板條式半漏縫地板具有如下優勢。
1、大大減少用水量。生產實際中,一般豬場生長育肥豬的用水量要占到全場總用水量的70%以上(一個年出欄1萬頭的商品豬場,年平均日用水量要達到90噸以上)。經計算,與相同規模飼養頭數的傳統地坪欄舍結構比較,采用本辦法可減少用水量7成以上,這意味著整個豬場減少了約一半的用水量。這主要得益于地坪干燥衛生,無須經常沖水洗欄。
2、由于幾乎不留殘糞死角,因而大大減少了臭氣與蒼蠅滋生的可能。
3、可保持欄內地坪持續干燥。尤其在夏季,涼爽、干燥對生長育肥豬是十分有益的;在冬季,干燥地坪更是難得。
4、在夏季,可適時通風,將上下卷簾卷上,通風進口面積比一般豬舍大2倍以上,熱空氣交換從欄舍底部開始,避免了傳統豬舍下部難以通風的弊病;在冬季以封閉卷簾為主,中午氣溫高時進行短時適度開放卷簾,進行空氣交換(每次約15分鐘),以保持舍內空氣質量。一年四季適當的通風,減少了舍內病原微生物的積累,當前主要的呼吸道疾病在豬場內幾乎無表現(每月自宰肥豬表明,極難見到肺部病變)。
5、生長育肥豬生活在干燥、清潔、幾乎無臭氣、病原微生物含量很低的優越環境中,大大減少了因病原微生物刺激而引起特異性免疫應答所導致的營養耗損。該場種豬無須做過多的免疫接種,只做豬瘟與偽狂犬病的免疫,而商品豬只做豬瘟免疫。建場近4年來,未發生疫病。
6、雖然一次性投入較高(比傳統豬舍高約15%),但舍內實際使用面積約增加了1/6。這是由于地坪干燥衛生,均可躺臥,一個12m2的欄內養11-13頭大豬也顯得較寬松(該場以原窩飼養為主)。同時,又設計為雙列式,而一般傳統育肥豬舍多見單列式。根據匡算,同樣一棟500m2建筑面積的豬舍,采用本設計可一批飼養500頭左右,而傳統豬舍僅飼養約400頭。因而,在造價上是合算的。
7、關心生長育肥豬的環境福利(干燥、通風、適溫、涼爽等),會給養豬場戶帶來高額的回報。該場在單元產仔舍與保育舍采用水暖地坪式控溫專利技術,實施21日齡左右斷奶,培育健康的仔豬個體(63日齡平均體重達24kg),加上配套的飼養管理與配制均衡的飼糧,2005年度該場24-100kg階段的生長育肥豬平均日增重普遍達到850-950g,特別優秀的可達到1300g;平均料重比2.41(同地區豬場該階段料重比為2.80左右);其每千克毛增重總成本僅為6.80元(生長期飼料均價為1.85元/kg、增重飼料成本4.46元/kg、種豬料及哺乳保育期分攤成本1.36元/kg、其他管理費用分攤成本0.98元/kg,綜合增重總成本7.60元/kg),每頭豬要多創收益60元以上。 綜上所述,在生長育肥豬舍采用高架板條式半漏縫地板及配套欄舍的舉措施,為豬只創造了適宜生長、利于健康的福利環境,從而獲得了傳統圈舍難以達到的效益。圈舍直接造價只有小幅增加,而間接收益更劃算;同時可節約水資源50%左右,這不僅節約了用水成本,也減少了污水對周邊環境的壓力;另外可減輕飼養員的勞動強度。因而,育肥豬舍采用節水型板條式半漏縫地板具有積極的推廣價值。
湖北省武漢綠常青動物科技有限公司 萬熙卿 盧惟本
湖北省荊州太湖明鷹生態農莊養豬場 蘇澤民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