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豬場都能偶爾看到經產母豬或初產母豬攻擊或咬自己孩子的現象,尤其是在初產母豬最常見。一般情況下都發生在剛產下仔豬,甚至還沒產完正在分娩的時候,或者是窩內仔豬發生變化時,比如寄養或對仔豬進行一定的操作或處理。 在初產母豬群中,這種行為具有傳染性,一頭初產母豬攻擊或咬仔豬,其牠母豬也模仿學習。 引起這種行為發生的因素很多,大多認為是母豬對環境應激做出的生理及行為反應,比如初產母豬一下子轉到單獨飼養的分娩欄里不適應。 1. 由寄養引起的,寄養時盡量在產后48小時里進行,不應讓仔豬看著自己的母親而離開,消除寄養仔豬身上的異味,收養母豬要與寄養仔豬的原母親有一定的距離,使寄養仔豬和原母親互相聽不到對方的叫聲。 2.飼養員要和后備豬初產豬保持一種良好的關系,互相熟悉,使其產仔時不會因為飼養員的出現而應激。要提前把母豬趕入分娩欄,使其熟悉環境。 3.有人建議對于初產母豬,產前可以放入一只兔子,讓其熟悉身邊有小動物的存在。
(也不知母豬攻擊不攻擊兔子了? ) 4.使用鎮靜劑。正在分娩時不要使用,它可以減慢分娩過程,有時鎮靜劑藥用過去時,還會攻擊仔豬。 5.給豬戴上口罩。拒哺乳的母豬,有時還要把其綁起來放倒,仔豬吃一段時間,母豬適應了,不再攻擊了就可以把其放開。當然也有綁也不行的了,那就要寄養了。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