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06年10月13日 13:44 作者:艾 舟 來源:《青年心理》 <br><br>
記得4年前我剛回國時,首先想到要買的就是一部車。經過一段時間的評估后,我決定買一部墨綠色的中型轎車。當時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車都買白色或黑色,所以認為自己的選擇很獨特,而且又很有品位。正在為自己能買到一部與眾不同的車而沾沾自喜時,我突然發現不論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里,甚至于我住的大樓停車場中,都看到許多與我同型,而且是墨綠色的轎車。 <br>
<br>
我開始覺得很奇怪,為什么大家突然間都開始買墨綠色的車?所以我就把我的觀察與同事們分享。有一位女同事當時正好懷孕,聽我講完后就說:“我倒是沒有看到很多墨綠色的車??墒亲罱野l現,無論在哪里都會看到孕婦。我記得上個星期天在逛百貨公司時,短短兩小時就看到6個孕婦,臺灣的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與其他同事異口同聲地都說沒發現孕婦有增加的現象,她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很湊巧。 <br>
<br>
后來我有一次在國外聽演講,才了解到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視網膜效應”。簡單地說,這種效應的意思就是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征時,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征。那么,這個發現對我有什么影響呢? <br>
<br>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個論點,那就是每個人的特質中大約有80%是長處或優點,而20%左右是我們的缺點。當一個人只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什么,而不知發掘優點時,“視網膜效應”就會促使這個人發現他身邊也有許多人擁有類似的缺點,進而使他人際關系無法改善,生活也不會快樂。 <br>
<br>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常常罵別人很兇的那位仁兄,常常自己就是一位脾氣很壞的人?這就是“視網膜效應”的影響力。<br>
<br>
所以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創辦卡耐基訓練時,就一直強調一個人要人緣好、要受人歡迎,一定要培養欣賞自己與肯定自己的能力。因為在“視網膜效應”的運作下,一個看到自己優點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可取之處。而能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際關系的必備條件。全世界有450萬人接受過卡耐基訓練,很多人都不了解為什么卡耐基能有效幫助這么多有不同文化背景與不同成長經驗的人改善人際關系。我猜想“視網膜效應”是原因之一吧!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