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雞生產過程中,蛋殼的破損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除了引起直接經濟損失外,還會因破殼而增加臟蛋、集蛋系統的污染以及運轉過程中各種間接經濟損失,那么蛋殼破損的原因以及該如何防治蛋殼破損呢? 1、營養不足。蛋殼是由95%~98%碳酸鈣到2%~5%鉀、鈉、鎂構成,一旦供應的或者自身原因導致吸收的鈣質等營養物質達不到蛋殼的需求,導致蛋殼變薄變軟,便很容易破損。 2、生理指標不達標。在育雛或育成期飼養管理不當,就會造成生理指標不達標,即先天性不足。另外,雞群的產蛋日齡過高,本身分泌機能退化,已不能提供足夠鈣源,導致蛋殼質量下降,這是不可避免的。 3、應激問題。雞舍光照不當、溫度不宜、濕度高、密度過大、噪音干擾、空氣質量差、通風不良等應激因素均可影響蛋殼的形成及其質量,造成破損率增加; 4、疾病導致。腸道內菌群失衡,對營養物質吸收受到阻礙,遇到這種問題建議添加膽汁酸調理腸道菌群平衡。雞群常見的幾種會引起蛋殼質量問題的疾病:非典型新城疫、生殖性傳支、卵巢炎等一些生殖器官的炎癥,應及時防治。 5、母雞體內脂肪沉積過多。后備雞成熟過快,產蛋后期母雞因營養過剩,使體內脂肪沉積,沉積在蛋殼腺內的脂肪使鈣分泌機能發生障礙,容易產生薄殼及軟皮蛋,造成蛋破損率上升。 總而言之,引起蛋殼破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難通過單一的手段解決這種情況,應從產蛋全過程的管理、飼養等方面來具體把控: 第一點,加強管理,減少應激問題 第二點,平衡日糧中的營養 第三點,選用優良品種,及時打疫苗,預防疾病 第四點,在日糧中添加適量膽汁酸,促進蛋雞體內脂肪的消化吸收,促進飼料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減少因脂肪過剩引起的鈣分泌障礙,以此改善蛋殼質量和顏色,提高其抗應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