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制劑的作用: 動物的健康通過菌群平衡來維持和調節,如果失去平衡會引起消化機能紊亂,抑制動物生長發育,會出現食欲不振、羽毛蓬亂、抵抗力下降、消化不良,腹瀉、生產性能下降、甚至躁動打抖等現象。所有應激現象都可以造成菌群失衡。所以要不斷地補充有益菌。 1、對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對有益菌的促生作用 人們使用此類產品的初衷,一方面人為的通過飼料補充提高了腸道內有益菌的比例,使有害菌的比例降低,另一方面是由活性菌類所含的菌體對致病菌的抵抗作用而使致病菌的生長受到抑制,絕對數量降低,正常菌群狀態得以恢復。 2、提供營養素 活性的有益菌群進入腸道后迅速定植,可以在消化道中繁殖擴大,促進消化道內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一系列營養成份的有效合成和吸收利用,降低腸道PH值,抑制包括很多革蘭氏陽性菌在體內的病原菌的繁殖,同時也可產生溶菌素,過氧化氫和類抗生素物質殺滅機體潛在的病原菌。 3、刺激機體的免疫機能 它是一種良好的免疫激活劑,低劑量的持續飼喂動物可有效提高巨噬細胞的活性,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整體抗病能力,從而大大減少了藥物投入。 能提高體液免疫反應,因此促進腸道的免疫屏障,通過降低過敏反應來調整動物對病菌原菌的免疫反應。調整腸道菌群,使腸道微生態系統處于最佳的平衡狀態,活化腸黏膜內的相關淋巴組織和世噬細胞等產生細胞因子,增強機體免疫力。 4、凈化腸內環境修復腸道黏膜 可以抑制有害物質的產生,如腸道內的大腸桿菌等腐敗菌增多,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如氨、生物胺和吲哚等,這些物質具有潛在的抑制生產和致癌作用,由于畜禽動物生長快,生產性能高的特點,長期處在應激狀態,并用藥多而致使腸道黏膜脫落,消化不良現象出現,通過有益菌的補充定植繁殖的過程而起到修復作用,飼料營養得到比較好的提高和改善,所以會出現糞便不臭,氨氣降低的效果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