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環保壓力影響,化工行業不少中小企業停產停工,這加劇了產品價格上漲壓力。據統計,截止今年8月底,甲酸價格同比漲幅高達120%,燒堿價格同比上漲了61%。 高企的價格,促使部分化工產品進口量增加。在經歷連續兩年下跌后,今年前7個月,中國聚碳酸酯進口量再次出現上漲。 當產業發展撞上環保壓力,整個市場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 產品價格上漲刺激上市公司毛利率攀升。 價格上漲在下半年仍然持續:今年第三季度,化工產品辛醇均價環比提升20%。截止今年9月25日,辛醇含稅價格已高達8800元/噸,同比上漲35%。從今年7月底開始,辛醇價格就已持續上漲。 辛醇產能65%均集中在第四批環保督查的省份,2+26大氣污染防治治理工作不會松動,環保嚴格督查將持續進行,整體供應偏緊,辛醇漲價有望持續到今年年底。 其它化工產品的漲價幅度更是驚人。2016年下半年,國內第二大甲酸生產企業山東阿斯德甲酸裝置停車,市場供需被打破,甲酸價格一路飆升,由2000元/噸上漲至8000元/噸以上。此外,今年第三季度,燒堿市場平均價達到941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達61%。 環保督查力度的不斷加強,是化工產品漲價的重要推手。化工產品生產的主要省份均位于環保督查的重點清單之列,部分中小企業由于環保不達標被關停整治,供給收縮推動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6 T9 q8 {2 U6 q6 @0 t7 ~4 Q; ?7 k
' q2 W7 z* D/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