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新希望六和養豬學院
轉載:養豬職業經理人
微信ID:YZZYJLR2016
導讀
當前,我認為想要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養殖企業需要關注品種、營養、建筑設施及設備、生物安全及疫病防控等諸多方面,但一切的一切都必須從后備母豬培育開始。今天著重談談規模豬場后備母豬管理方面的內容。
就養豬行業而言,中國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我們擁有高遺傳潛力的基因,高品質的飼料原料,世界一流的建筑水平和設備供應商,以及培養動物營養、動物科學、遺傳、育種等領域優秀人才的高等農業院校。但是,我們也面臨著世界上最多疾病的挑戰,盡管如此,中國的許多大型農場仍能夠很好地控制這些疾病,一些豬場甚至管理著非常健康的豬群,它們能維持多種疫病的陰性,比如偽狂犬、藍耳病、豬支原體肺炎等疾病。
然而,目前仍然有許多農場的生產力水平較低,基因的遺傳潛力無法發揮,原因在于管理者還在使用十多年前的傳統的管理方式來管理豬場,甚至在一些配備有先進設備和采用先進豬舍結構的新建農場中,他們的生產成績仍然低于全球的其他養豬企業。我認為想要提高市場競爭力的豬場需關注很多方面,前幾天我談了人才的重要性,今天著重談談后備母豬的管理。
1、后備母豬管理
高生產力水平的農場已經意識到,良好的后備母豬管理對母豬群后期的生產性能產生積極的作用。下面這張圖是5100頭母豬的第1胎產仔數以及其2胎以上的產仔數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第1胎產仔數高的母豬,其后續一直到第五胎每胎生產性能也會很高。
1.jpg (50.31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5 10:12 上傳
這些數據證實,豬場必須制定良好的后備母豬管理計劃,從而保證后備母豬是在最佳的狀態下配種,而不能僅僅根據配種現場需求隨意選擇一頭后備母豬來參配。根據高效農場使用現代遺傳基因的經驗,在培育后備母豬上增加下列新的指標:
A.首次配種前確保其采食最大化。現代基因型的種豬,體型均偏大,不能再像過去,為防止后備母豬過肥而控制采食量;我們所改良的種豬基因生長速度更快、更健壯,它們是非常高效的種豬,任何限制采食量的措施都會降低高效種豬的生產表現。
2.jpg (72.88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5 10:12 上傳
初配標準:初配日齡>240天,初配體重>140公斤;不同顏色區域代表含義,淺綠色區域表示下一個情期再配種,深綠色區域表示該后備的體重符合配種標準,即配種體重處于140-150公斤之間;超過深綠色區域表示后備母豬可以配種但體重超標,后備母豬應該提早誘情。
B.配種的體重范圍應該在140-150kg之間最佳,不能太瘦或太肥。這就需要有體重估測技巧或者使用母豬體重速測尺,如下圖所示,深綠色區域代表配種最佳體重區域:
3.jpg (81.14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5 10:12 上傳
正確的體尺測量方式
4.jpg (73.4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5 10:12 上傳
錯誤的體尺測量方式
C.豬群免疫方面,高生產力水平的豬場需保證在配種前3周完成所有免疫注射。在配種前,要給予后備母豬足夠時間來恢復因疫苗免疫對機體產生的應激,為此需要豬場獸醫和配種舍工作人員制定好周免疫計劃。
5.jpg (44.2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5 10:12 上傳
建議后備母豬免疫程序
此外,現代后備母豬要求配種前至少已有2次發情史,為此需要正確執行發情不配種計劃。
2、正確理解豬專用“發情不配種”計劃
那什么是發情不配種計劃?
具體描述如下:早期對后備母豬進行查情,但不要配種,這是因為他們體重未達到標準,身體還未成熟,還不適合配種。對于高生產力水平的豬場而言,發情不配種計劃與配種計劃同等重要。后備母豬應早在5個半月齡,即165天的時候就開始查情。要使后備母豬多與公豬親密接觸,每天至少一次鼻對鼻接觸,不要間斷,確保42天內對每頭后備母豬查情鑒定并做好記錄。那種只做發情鑒定但不做發情記錄,對于執行發情不配種計劃是不利的。
發情不配種的目標是:出現第2次發情的后備母豬有95%可進行配種。比如說24周齡開始接觸公豬,接觸公豬后3周之內,50%后備母豬應出現發情;24周齡以后才開始接觸公豬的,70%的后備母豬應出現發情。對于21天內沒有出現發情跡象的后備母豬,可注射喜得孕,并將未發情后備母豬混群在一個欄內,注射喜得孕后,豬群3周內應該會發情。
6.jpg (123.34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5 10:12 上傳
高效豬場要優先執行發情不配種計劃,并將其作為日常配種工作的一部分,每天都必須執行。發情不配種計劃中,要仔細挑選1歲以上成年的、性欲旺盛的公豬,用來刺激后備母豬。豬場可以在本場育肥豬中選留公豬用于專門的誘情,注意要選擇育肥豬中生長速度慢一點的、管圍粗一點的做誘情公豬,避免誘情公豬因肢蹄原因過早淘汰。
3、配種時間的把握
后備母豬的情期比經產母豬要短,出現靜立反射應立即對其配種。如果要配種兩次,要求第一次配種和第二次配種間隔12小時。
現場要注意查情和配種間隔至少90分鐘, 如果需要將后備母豬移至其他區域的限位欄內進行配種,至少要在配種前2小時進行轉移。一般不要將后備母豬安置在高胎次的經產母豬之間。確保后備母豬關在同一個欄位直到妊娠診斷確認懷孕。避免第一次配種和第二次配種期間以及配種后的4-21天內移動后備母豬。
4、后備及1胎淘汰計劃
很多豬場中存在一個問題,淘汰后備母豬時,猶豫不決,甚至對于剛剛引入或選種不合格的后備母豬的淘汰也猶豫不決。我們必須意識到:總有一些不合格后備母豬會從后備母豬欄中產生。如果這些后備母豬不能及時發情,那么它們一直是在浪費你的飼料和人力,并一直占用可供更優秀的后備母豬使用的欄位。如果他們不再適用于配種,那么就應及時將其移出種母豬群,以防止其影響農場未來的生產成績。
后備母豬淘汰時可參考下列要點:
1.后備母豬超過240天,仍然沒有發情記錄;
2.注射過喜得孕后3周仍不出現發情的后備母豬;
3.第一胎產仔數低于9個的;
4.因乳房炎等原因不能哺乳仔豬以及斷奶后體況不好的后備母豬;
5.出現空懷、返情、流產的后備母豬。
對管理者而言,淘汰后備母豬或第1胎母豬看起來很殘酷,但是從經濟角度考慮,購買一頭新的后備母豬價格與后備母豬淘汰后的屠宰價格的差價,是可以由一頭保持良好的后續生產表現的母豬創造的價值來彌補的。
5、結論
高效管理的豬場,會采用優化的后備母豬管理方式;要明白你今天所引入的后備母豬將決定豬場種豬群未來的生產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