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增斌
來源:養豬職業經理人
微信ID:YZZYJLR2016
導讀
規模豬場病死豬其實是很容易得到的,剖檢瀕臨病死豬是臨床獸醫的必修課,因為從中我們可以獲取很多有用的信息,但要注意慢性病豬的原發病原可能會被繼發病原所掩蓋,所以最理想的應是剖檢急性病死豬,以檢查主要病原,現場建議每次要剖檢同類病死豬尸體5個以上,以確定主要病變是否一致。豬場的臨床獸醫要提高診療技術,定期開展剖檢工作必不可少。
預防疾病和減少死亡是豬場獸醫及飼養員的一項重要工作。在規模豬場中,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及時作出正確判斷,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從而迅速控制疾病,減少死亡造成的損失極為重要。
一、剖檢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死后剖檢就是在動物死亡之后為搞清疾病或死亡原因而對動物體表和各臟器作徹底檢查的方法,也是診斷和防制疾病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動物臟器和組織對病原體的反應范圍是有限的,許多疾病可能從外表上看十分相似。因此,除肉眼直接觀察外,有些病例還需借助實驗室培養、切片觀察等,以判明其特定的病因。但豬場有些常見病、多發病,一經剖檢基本上能定性,然后再了解近期的飼養管理情況,觀察豬舍飼養密度、通風、飲水等小環境可以綜合作出判斷。
1.jpg (87.08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4 09:22 上傳
在剖檢具體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有條不紊,死豬應妥善處理,在豬場附近剖檢時,工作場所一定要挖坑深埋或焚燒,用具要徹底清洗消毒。同時要注意工作人員的衛生防護。一般建議每周集中開展一次死豬剖檢工作。相關照片及剖檢記錄要及時存檔。
二、剖檢前體表的檢查
剖檢病、死豬的目的是為了診斷豬病。獸醫與人醫比,其中的一大優勢是有大量病、死畜禽可供剖檢,獸醫人員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剖檢病、死豬是快速準確診斷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對豬體病變的檢查、識別與判斷,可對未知的或臨床上難于確診的豬病進行病性的確定,進而闡明發病機理、探討病因和死因,為診斷疾病和為防治提供依據。
通過病理剖檢可迅速對傳染病、中毒病、寄生蟲病、營養代謝病等群發病做出初步診斷。在對病、死豬進行剖檢前,應先進行剖前檢查,以對疾病做一個大概的判斷。
1、看體況
觀察被檢豬的體況,對病性的診斷有一定意義。體況好的死豬多為急性死亡,如藥物中毒、急性梭菌病、豬肺疫、傳染性胸膜肺炎等;體瘦毛長,特別是惡病質的死豬,多為慢性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氣喘病、副傷寒、結核病等。
2、觀察尸僵情況
觀察尸僵有助于確診一些病因,例如炭疽病、破傷風、偽狂犬常可能發生尸僵不全,對疑似炭疽病和破傷風的病豬一般不要解剖。
3、體表檢查
3.1 視檢體表的完整性、顏色,是否有淤血、充血、出血、貧血、水腫、脫毛、疹塊、結節、外傷、膿腫、潰瘍、壞死和外寄生蟲等情況:
激烈刺激后全身皮膚不同程度充血,出現紅白相間的充血,多為應激;
2.jpg (131.83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4 09:22 上傳
注射圓環病毒苗應激引起的死亡
皮膚蒼白、黃染多為貧血、霉菌毒素中毒或鉤端螺旋體病;
3.jpg (204.05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4 09:22 上傳
鉤端螺旋體病癥
全身皮膚,特別是耳、四肢、腹下等遠端部分淤血,呈大片藍紫色,提示病豬是由于心肺功能不全而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如藍耳病、豬副傷寒等;
4.jpg (139.73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4 09:22 上傳
仔豬副傷寒
全身皮膚小點狀出血,提示出血性疾病或敗血癥,如豬瘟和豬副傷寒;
架子豬、育肥豬、母豬的脊背、腹部皮膚呈菱形,突出于皮膚表面、界線明顯的充血疹塊,是皮膚型豬丹毒;
5.jpg (81.79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4 09:22 上傳
皮膚型豬丹毒
皮膚密被紅色小結節、突出皮表,考慮圓環病毒感染;
仔豬皮膚,特別是頭部、眼瞼水腫,多為溶血性大腸桿菌病。
3.2 觀察豬的吻突、齒齦、乳房和蹄部有無水皰、潰瘍、爛斑等。豬吻突、蹄和乳房上出現水皰疑似口蹄疫。
3.3 觀察豬的鼻孔是否流血,流沫,兩眼有淚斑、鼻歪斜,疑似萎縮性鼻炎。
6.jpg (49.82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4 09:22 上傳
傳染性萎縮性鼻炎
4、觀察四肢關節
主要是看四肢關節的腫脹等變化。豬鏈球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豬丹毒,支原體、棒狀桿菌感染等都可能引起豬關節腫脹。
對規模豬場來說,病豬和死豬都能提供重要的信息。關鍵是飼養人員應經常注意觀察豬群的動態,及早發現異常;同時要及早請有經驗的獸醫師確診,盡快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三、關于病豬的實驗室送檢
實驗室診斷對于解決疑難病癥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有時為了進一步確診,在剖檢完死豬之后,可能還要在豬群中再找2-3頭同樣癥狀的病豬送到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相關實驗室作進一步鑒定,要確保送檢的病豬具有代表性,適當的樣本有助于作出準確診斷。
四、對豬場開展剖檢工作的正確認識
豬場再怎么說不能見死豬就扔,究竟場內有什么毛病含糊不清。只有通過認真的體表觀察及剖檢,徹底搞清病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屬于營養方面的,要及時調整飼料配方,特別是礦物質、微量元素要搭配合理;屬于溫濕度方面的,應加強溫度調控與通風換氣;如是特定病原引起的,抓緊時間選用特效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及消毒,需要隔離的,一定要及時果斷隔離。否則會病豬不斷,損失驟增。每次開展剖檢工作時,一定要有專人負責拍照,專人書寫剖檢記錄,從而為豬場積累有關專業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