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是豬場的生產核心,有效的分娩管理是豬場成功的關鍵。細節決定成敗,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精益求精的做好接產、人工助產、分娩護理等工作,避免濫用縮宮素,并嚴防產后泌乳障礙綜合征(PPDS)。
認真做好分娩護理
1、臨產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母豬體表,尤其是乳房、外陰及臀部,檢查乳頭是否被“乳塞”堵住,并清除之。同時將所有乳頭頭幾滴奶擠掉。
2、仔豬出生后應立即將其口、鼻粘液擦凈。當仔豬裹在胎衣里,先出一個大水泡時,就要盡快撕破胎衣,把仔豬從胎衣中取出來;當胎膜蓋住鼻子和嘴時,要及時把胎膜從仔豬鼻子和嘴上扳開,并用抹布將豬體身上的羊水擦干。
3、“假死”胎兒救助。“假死”,是指心臟仍有跳動而呼吸停止,舌伸出口外,其原因多是因產程過長,羊水嗆到肺里,或粘液堵住鼻孔,無法正常喘氣。為此,首先要用毛巾將口鼻部粘液擦干凈,然后進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有幾種方法,一是左手倒提仔豬后腿,右手有節奏輕輕拍打其胸部,使粘液從肺中排出。二是讓仔豬四肢朝上,一手托住肩部,一手托住臀部,一屈一伸,反復進行,直到出現叫聲和呼吸為止(屈伸動作應與豬的呼吸頻率相近,每分鐘約50~60次)。
先捋臍帶血后斷臍
先將臍帶內的血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其方法是:一手緊捏臍帶末端,另一手自臍帶末端向仔豬體內捋動,每秒一次,不要間斷,等臍動脈停止跳動時,距仔豬腹部4指處,用拇指甲鈍性掐斷臍帶,并在斷端處涂上5%碘酊。
注意,如無臍帶出血,不要結扎,因結扎臍帶后,斷端滲出液排不出去,不利臍帶干燥,反而容易招致細菌感染。另外,要及時斷臍,否則臍帶拖至地面,很容易被踩踏而誘發“臍疝”。
吃好初乳
眾所周知,人類胎兒是通過母體胎盤獲得免疫球蛋白(一種抗病蛋白)。母體血液循環系統中的抗體能自由穿過胎膜進入胎兒體內,由母體的抗病能力和類型來保護出生的胎兒。
而豬的胎盤(6層)是上皮絨毛膜型的,這種胎盤阻止母豬抗體通過胎盤直接傳遞給胎兒,新生仔豬出生時沒有抵抗病原體的免疫力。所有初生仔豬最初的免疫力是出生后從母豬初乳那里獲得的,被稱為被動免疫。
仔豬必須在出生后12小時內吃到含抗體豐富的初乳,尤其是頭6小時內更重要,這是因為此時初乳中不僅抗體水平高(免疫球蛋白多,在4-6小時后很快下降),而且此時的免疫球蛋白不必經過消化就能完全地被消化道吸收到血液中。
仔豬出生后對免疫球蛋白的完全吸收能力僅可持續12-18小時,18小時后,免疫球蛋白必須分解后才能吸收進血液,所以要盡快吃初乳。飼喂初乳6次可使仔豬獲得充分的免疫保護。
作者:佚名 來源:PSY應用研究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