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704113945894.png (256.89 KB, 下載次數: 7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7-6 09:27 上傳
近年來,養豬疾病泛濫,料中水中加藥預防成了不成文的規定,盡管使發病率及死亡率大大降低,但也有諸多不利因素,如成本增加、藥物殘留、后期發病藥物治療不理想等。最近推出一套不用藥物仍能將豬養好的飼養方案,并研制出了相關產品——“健康安全棒”系列。
養豬雜談--介紹一個不用藥的養豬方案!
一、原理
豬場用藥預防,主要是集中在幾個階段,如斷奶,換料,保育期易發呼吸道病,保育轉生長時,母豬臨產前后等。用藥多在豬群出現應激的階段和易發病的階段,用藥物來防止應激引起豬抗病力下降時的病原侵害。
不用藥方案,是采用以“養”代防的形式,減少應激、減輕應激、分散應激。沒有應激或應激很小,豬有很強的抗病能力,病原是不會輕易侵害的,也難以造成疾病流行。
在營養方面解決營養落差,在環境方面解決溫差等,在管理方面盡可能做到精細,一切以滿足豬的生理特點為標準,豬很難發病,更難形成大面積的傳播。
二、飼喂方案
1、應對斷奶
斷奶是仔豬一生中最大的應激,許多應激因素同時出現,常導致腹瀉、掉膘、疾病感染等,應對措施如下:
(1)優質的斷奶料:離乳健系列是不添加任何藥物的專用斷奶飼料。利用微生態平衡原理,用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用特殊的營養源供應有益菌,使其增強活力與競爭力;用易消化的乳清粉、優質進口魚粉、植物性膨化飼料等解決仔豬消化難題;添加多種酶及復合酸制劑,增加對植物性飼料的消化利用;用特殊的香味劑增強豬的適口性等。上面諸多因素解決豬由母乳轉化為固體飼料的應激,既防止了腹瀉的出現,也在很短時間內消除斷奶應激,恢復正常生長,到42日齡時達到平均體重12公斤,在許多豬場變為現實。
?。?)分散應激:將斷奶、轉群、稱重、疫苗注射、環境變化等應激因素分開出現,使仔豬避開強烈而集中的應激,發病的可能性就小多了。斷奶時將母豬轉走,仔豬仍生存在原先的環境中;除非試驗,盡可能不稱重,不注射疫苗,以減輕應激。
?。?)“突”——解決溫度應激:在斷奶當天,將溫度馬上提高到28℃。原因有三:一是母豬轉走后,豬舍溫度下降,不利于仔豬;二是如果仍保持原有較低溫度,仔豬因冷而不愿活動,多呆在保溫箱內,不利于采食;三是斷奶后仔豬多采食量很少,不足以滿足其生長的需要,豬在饑餓情況下更易增加冷感,提高溫度可以減輕饑餓帶來的不適。
2、應對保育期的呼吸道病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會發現,造成保育期間高死亡率的直接因素既不是圓環境病毒和藍耳病素毒,也不是支原體肺炎,而是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副嗜血桿菌、巴氏桿菌等,而這幾種細菌卻是豬體內經常寄生的細菌。正常情況下,豬體內的有害菌與機體保持一種動態平衡,并不呈現病態,只有機體抗病力大大下降時,才會引起有害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發病,所以也叫這些病為條件性病。
解決保育期呼吸道病的不用藥方案如下:
?。?)嚴格的消毒:仔豬在保育期,脫離了母源抗體的保護,而此時的保育豬抗病能力很差,任何一種有害菌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給豬一個無菌的環境是防病的第一步。針對呼吸道病都是從呼吸道感染的特點,嚴格消毒,將空氣中的病原及時殺滅,可大大減少豬呼入病原的機會。
?。?)平穩的飼料過渡
仔豬從斷奶到三十公斤左右轉群,營養濃度經歷相當大的變化,每一次飼料的變化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應激,而應激則會帶來抗病力的降低,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舒適的環境條件
呼吸道病的發生除和病原有關外,還和環境有相當大的關系。如氧氣不足,會加重呼吸系統負擔;干燥的空氣會使呼吸道粘液變得粘綢,難以排出,粘液中的病原長時間侵害豬的呼吸道;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氨氣會麻痹呼吸道神經,影響痰液排出;溫差過大則會引發感冒,進而引發呼吸道病;所以給豬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條件,對預防呼吸道病是非常有利的。
(4)精細的管理
掃地時先灑些水,可以減少灰塵,防止豬吸入體內;通風時考慮到室內外溫差和進出風口的高度大小等,可以避免豬受到強冷空氣的侵襲;每天用消毒拖布將保育床上的灰塵擦掉等;這些措施都會有利于對呼吸道病的預防。
3、應對生長育肥豬的管理
從保育舍轉入生長舍,也是豬常出現問題的時期,而問題的原因也是因為多種應激的出現,而最大的應激是溫度的改變。
?。?)減小溫差:這里的溫差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一般保育舍密度大,保溫性能更好,舍溫要高于生長育肥舍;二是保育舍多采用高床飼養,仔豬躺在網床上面比躺在水泥地面上對溫度的要求要低,據資料介紹,豬在網床上的有效溫度比正常低2℃,而在水泥地面上有效溫度則要低5℃,而在潮濕的水泥地面上有效溫度則要低10℃,而仔豬轉群時往往排糞尿不能定點,豬在潮濕地面躺的時候很多。所以,在轉群前盡可能縮小兩舍間溫差,并在轉群時采用針對性措施,如給生長舍加溫或在地面鋪墊草等,都可減小溫差大帶來的應激。
?。?)定位:定位的目的除便于清理衛生,保持欄內清潔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防止弱豬脫離大群,增加患病的可能。因為脫離大群時,仔豬相對密度較小,相同舍內溫度時由于沒有其它豬提供熱源,在潮濕的水泥地面上,會感到更冷。
?。?)定期挑選:生長育肥期豬的采食量很大,如果也采取頻繁加藥預防的話,成本會增加很多。不加藥的方案是除給豬提供優質飼料和優越環境外,同時定期對豬群進行檢查,每周一次,由技術人員和飼養人員一起對豬群進行觀察,對非正常的豬,如生長明顯緩慢、有病態、毛色不好等病弱豬挑出,單獨給以更周到的護理,可以在不加藥的情況下,將弱小仔豬養好。
三、注意事項
不用藥的飼喂方案,是建立在綜合考慮的情況下的最佳方案,其中某一環節不理想都會影響使用效果。首先,豬場必須是在無病的環境中,因為有病的豬群必須用藥物來解決;二是衛生消毒必須到位,大量的疾病入侵僅靠養是抵抗不了的;三是營養必須全面,營養不足也會帶來免疫力的下降;四是環境必須適宜,環境不適的應激會降低豬的抵抗能力。
如果每頭出欄豬節省五元藥費,對一個豬場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達到這個目標只需要考慮更周到些,工作更細些。
來源:老劉養豬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