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前的平均日增重可達300g,但斷奶后一周,日增重會顯著降低。斷奶后,日糧從以乳蛋白為主的液態日糧轉變成以玉米-豆粨型為主的固體日糧,而此時仔豬的腸道發育還不完善,日糧的轉變會引起仔豬腸道PH變化,繼而引起腸道菌群和腸道組織形態發生改變,最終導致仔豬機體損傷和生長性能降低。 仔豬斷奶后,高品質的蛋白質 飼料原料,比如:魚粉、奶粉和助學將蛋白粉等的添加量會逐漸減少,同時豆粨和其他便宜的植物性蛋白質飼料添加量逐步增加。考慮到大豆和其他植物性蛋白會引起仔豬的過敏反應,仔豬飼料中的蛋白質更偏向于添加高質量的蛋白質原料。 乳制品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外,還含有其他對早期斷奶仔豬同樣重要的營養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乳糖。20世紀70-80年代,歐盟對生產動物飼料用的變質脫脂奶粉公司給予經濟補貼,該政策使得脫脂奶粉類產品在仔豬飼料中廣泛應用。但是由于脫脂奶粉價格高昂,近年來其使用量持續減少。在斷奶仔豬的飼料中,乳清粉可作為乳糖和蛋白質的來源。 而隨著豬品種的遺傳改良、斷奶日齡的提前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仔豬營養學更是有了長足的發展,其所需的氨基酸水平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中:賴氨酸對仔豬的影響有:1、影響斷奶仔豬免疫性能。2、影響斷奶仔豬生產性能。3、影響斷奶仔豬血液激素水平。蘇氨酸對仔豬的影響有:1、影響仔豬腸道。2、影響仔豬免疫功能。3、影響仔豬采食量。4、影響仔豬血液生化指標和激素水平。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