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豬難養,并不是一直是這樣的,而是近年來的事。相比較一下現在和以前養保豬的情況,原因也就清楚了。
但保育豬難養的原因很多,我們只能分開討論。今天討論第一個因素,消化機能不健全。
保育是指斷奶以后的階段,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斷奶。
仔豬斷奶前,一直以母乳為食;母豬奶水相對于一般飼料有很多優點,如營養全面均衡,易消化吸收,口感好;而且仔豬胃腸消化酶也是以母豬奶水為基礎的,胃環境是中性環境,消化酶多是針對奶水成分的酶。
但斷奶后,奶水沒有了,消化奶水的這一套機制不管用了,必須建立新的以植物性飼料為主的消化酶系統;而建立這一套系統是需要時間的,舊的系統失去功能,而新的系統還沒有建立,新舊交接時期,難免出現消化機能紊亂,不但營養物質消化吸收不暢,而且還會因各種因素導致消化道受損;所以斷奶后的一階段時間,不但不增重,還可能減重,嚴重者引起仔豬腹瀉。
這個問題是天生的,無法改變;要消除這個問題,只能根據豬的情況調整自己的飼養方案。
應對這個問題,有以下幾個辦法,
一是早期訓練仔豬吃補料,到斷奶的時候已經學會吃料;
二是延長母豬斷奶時間,斷奶越晚,仔豬學會吃補料的可能性越大;
三是提供一種接近母豬奶水的飼料,除了營養成分外,最好形態也相似,液體飼喂比干粉或顆粒效果好;
四是給仔豬提供適宜的環境,如果環境條件比斷奶前好,那應激可能會小些。
上面這些問題及應對措施,除以前談過的訓練補料和延遲斷奶外,其余的內容將在以后詳細討論。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