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6282666429556.jpg (113.94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 10:28 上傳
隨著國家大力出臺政策扶持中成藥以來,中藥在豬病臨床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比如藿香正氣散在臨床確實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主要成分:藿香60g、紫蘇葉45g、茯苓30g、白芷15g、大腹皮30g、陳皮30g、桔梗25g、白術(炒)30g、厚樸30g、半夏(制)20g、甘草15g;
功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食滯,泄瀉腹脹。
藥理研究
藿香屬于芳香化濕為主藥,主歸脾胃二經,具有解暑祛濕,和胃止嘔,芳香去濁等效果。由于夏秋交際之間,腠理開泄,因降溫太過,風扇長期對著豬群散熱,或者天氣突變,晝夜溫差大等等因素造成的寒濕入體,都有可能造成常見的臨床個例表現出嘔吐及腹瀉癥,比較典型的脹氣病等等。
臨床應用
一般盛夏以后,機體的腠理全開,毛細孔基本都打開了,在入秋的時節期間,有豬貪涼繼續睡濕地的,夜晚降溫,被涼風侵襲的,或者降溫措施太過的等等天氣變化及生產管理在這個過程中疏忽的一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動物的寒濕入體,而這些情況容易引發的病理變化體現有脾胃氣滯、水濕內停等,臨床可見脹氣、嘔吐、腹瀉、咳嗽等等。
一般情況下可使用藿香正氣散治療夏末初秋的暑濕外感病癥,比如突發的魏氏梭菌感染的脹氣病就可以及時使用此方劑灌服,或者藿香正氣水治療。產房內呈現的降溫后下痢病癥,也可子病母治,給母豬投藥治療。秋季期間初遇的豬群腹瀉疾病,也可使用該方劑投藥治療。
來源:獸藥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