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會一直跌嗎?會跌到什么時候了?我們今年真的沒有活路了嗎?這個行情真的是要讓我們退出這個行業嗎?每天豬場動力網的后臺都會收到一些豬友的們提問,豬價的一路下行讓很多養戶心生退意,但要相信養豬不會是一場一悲到底的大悲劇,大悲之后必有小驚喜!
1.生豬價格連續15周回落
我國豬肉價格和生豬價格在春節前后達到小高峰后持續回落。根據農業部數據,我國豬肉價格在今年1月份漲到每公斤28.95元的小高峰后回落,4月份回落至每公斤26.59元,環比跌3.0%,同比跌11.9%;生豬價格在1月份漲到每公斤18.22元后回落,4月份回落至每公斤16.00元,環比跌4.3%,同比跌19.4%;仔豬價格連續3個月上漲至3月份每公斤43.64元后回落,4月份為每公斤42.97元,環比跌1.5%,同比跌9.2%。從周價格看,豬肉價格和生豬價格均連續15周回落;仔豬價格連續12周上漲至3月第1周每公斤43.83元后回落。
盡管近期生豬價格出現下滑,但生豬養殖贏利水平仍處于正常水平。根據農業部數據,盡管豬糧比價由1月份的9.59∶1下降至4月份的8.65∶1,生豬養殖贏利水平出現下滑,但仍要高于2015年及之前生豬養殖的贏利水平,自繁自養養殖戶出欄一頭115公斤的肥豬贏利水平在200元左右,純利潤率在10%左右,屬于正常的養殖贏利區間。
2.供給充足導致豬價下跌
生豬供給增加,豬肉消費進入淡季,豬價必然出現下跌。
生豬產能開始恢復
根據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縣)生豬存欄數據,自2012年末、2013年初,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盡管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PSY)有所提升,但我國生豬的供應能力仍受到了嚴重影響,生豬存欄量在2013年年末進入下滑通道,之后環保政策加劇了產能的下降速度。
生豬存欄量的下滑,影響了豬肉供應,在消費量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生豬和豬肉市場逐步進入供不應求的局面,并推動了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豬價的上漲。在豬價上漲的刺激下,養殖戶和養殖企業獲得了豐厚利潤,尤其是2016年三季度,自繁自養養殖戶出欄一頭肥豬純利潤可以達到千元以上,出欄重提高,補欄積極性增加。盡管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2016年3月起生豬存欄量開始恢復性增加;能繁母豬存欄量2016年下半年減少幅度則持續縮窄,呈現出“止跌回升”的趨勢,加之PSY水平提高,因此3月份以后生豬供應開始明顯增加。
高效益推動產能擴張
中、大型養殖企業加速產能布局,新希望、雙匯等飼料、屠宰加工企業也開始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布局上游養殖業,養殖高收益催生投機性的二次育肥。根據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數據,今年3月份我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生豬1719.18萬頭,環比增長34.9%,同比增長13.7%。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豬肉產量為1468萬噸,同比增長0.2%;生豬出欄19149萬頭,同比增長0.2%。
環保政策仍將影響生豬產能恢復
今年是禁養區內養殖場拆遷的最后期限,也將成為各地區執行禁養區劃定及禁養區內養殖場關閉拆遷政策較為集中的一年,各省禁養政策執行力度的加大,導致生豬短期集中出欄,消費淡季生豬供過于求,引發豬價下跌。目前我國還有大量中小養殖戶在糞污處理方面存在問題,后期環保政策的實施還將會影響生豬產能恢復速度,不會造成產能的急速擴張。
生豬產品進口已經顯著影響國內豬肉市場,進口量的增加助推了豬價下跌。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3月份我國進口生豬產品23.73萬噸,環比增長8.4%。其中進口鮮冷凍豬肉12.40萬噸,環比增長12.4%,同比增長8.1%。1月~3月累計進口生豬產品68.48萬噸,同比增長19.5%;進口豬雜碎33.85萬噸,同比增長17.9%;進口鮮冷凍豬肉34.62萬噸,同比增長21.0%。
3.生豬價格將溫和下滑
短期來看,生豬和豬肉供應將增加,供需偏緊的局面將顯著改善。同時,養殖高收益刺激養殖戶改善養殖條件,“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也帶動了能繁母豬繁殖效率和生豬養殖技術的提高。因此,盡管能繁母豬仍處于低位,但產能將會逐步恢復。
在更長時間內,盡管禁養、限養區生豬存欄的減少給生豬供應帶來壓力,但溫氏集團、雛鷹農牧等生豬規模養殖企業生豬產能將繼續提升,生豬供應能力將提高,對生豬出欄量的恢復性增加、平衡生豬和豬肉供應、抑制豬價大幅波動將發揮一定作用,2018年生豬供給增速將會加快。同時,生豬產品尤其是鮮冷凍豬肉進口量將繼續保持高位。
短期來看,豬價仍以小幅下跌為主。由于適養區生豬產能恢復速度較平穩,同時環保政策下禁養、限養區生豬存欄仍將會繼續下降,由此生豬出欄仍將會溫和增加,而豬肉消費量的季節性下降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但豬價不會持續大幅下跌,下跌空間和時間不大。總體來說,豬市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已經進入豬周期的緩慢下行通道。
4合理制定生產規劃調整存欄結構
綜合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情況,近期豬價下跌是市場對前期豬價上漲所帶來的超額利潤所作出的必然反映,但不存在大幅持續下跌的可能。在未來,生產者應在重點關注農業部發布的我國生豬生產信息、大型養殖企業的生產信息、國家宏觀政策、豬肉進口貿易的基礎上,合理制定生產規劃,調整存欄結構,控制生產成本,加強風險防控。
來源:豬場動力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