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豬是豬群飼養周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日增重達到750-900g,對一個種豬場來說是最好管理的階段,豬只對環境條件要求最低的階段,養豬能否掙到錢,育肥階段是不容忽視的。但一般情況下,豬場往往把飼養管理的精力放在對母豬、種豬或哺乳仔豬的管理上,而不重視對育肥豬的管理。育肥舍設施簡單,飼養環境惡劣,育肥豬營養跟不上,這樣就可能導致育肥豬生長速度緩慢和發病率提高。
當前育肥豬常發生的疾病主要有兩大類: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和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主要為大腸炎、豬痢疾、結腸炎、回腸炎、沙門氏菌性腸炎等)。另外,豬瘟、弓形蟲等。因而要加強對育肥豬飼養管理,不能在這一環節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生長育肥豬的飼料成本占豬場總飼料成本的近70%,因此,應該保證育肥階段的飼料營養,育肥階段豬的生長速度快,身體和各內臟器官的發育不協調,所以其營養需求較高。育肥階段的采食量最大,飼料需求量大,但并不是飼料越便宜越省錢,關鍵是要確保飼料的質量,特別要注意霉菌毒素的污染。如果因飼料選擇不當導致豬只染病和生長緩慢就太得不償失了。
加強飼養管理
現在種豬的管理也從以前的家庭模式轉化為規模化的飼養方式,首先要保證一定的飼養密度,如果密度太高,豬只就容易打架,發生咬尾,容易發生疾病的傳播,特別是呼吸道疾病。
其次應該加強通風消毒,因為育肥階段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而其發生與空氣的質量有密切關系,豬舍也要適當消毒,特別是染病的豬應隔離后消毒。
炎熱的夏季首要任務是豬舍降溫。降溫的方法很多,有條件的豬場可采用水簾降溫,沒有條件的豬場可考慮房頂噴水,室外加遮陽網,也有的豬場采用噴霧、沖淋等方法,目的都是提高豬的舒適程度,提高采食量。
保證育肥豬飲水充足,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可降低豬的應激反應,要保證水源的清潔,以免因為污染而導致豬只生病。夏季缺水比缺料應激反應更嚴重。
合理的用藥方法
育肥階段的用藥應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能添加違禁藥物,還要遵守藥物的停藥期。長期用藥、盲目用藥既不安全,也不經濟。我們要在遵循用藥規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發揮藥物的藥效。
通過以上幾點,可以大概掌握了育肥豬的管理,重視育肥豬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