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g.jpg (349.85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5-3 14:00 上傳
自從散養戶大量退出后,家庭農場風起云涌迅速成為養豬市場的主力,占據了大半壁江山。規模化的進程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預料,但是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這些農場主不是別人,還主要是那些成長起來的中大型散養戶,表面上的不同是他們的養殖地點從房前屋后搬到了較為獨立的庭院式豬場,告別了傳統的養殖方式,使用上了現代化的養殖設備,養殖數量大大增加,并且很多人由過去的抓仔育肥模式走上了自繁自養模式。但是他們骨子里的許多養殖理念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導致他們并沒有真正走出落后的生產方式,使他們多數情況下勞而無功,在養殖致富的路上越陷越深欲罷不能,并且必將面臨著再次轉型!
縱觀家庭農場式的養豬場,存在著這樣幾個人性的致命誤區:
一、賭---賭性未改
在中國,越是低層次的人越愿意賭博,并且即便傾家蕩產也從來不會以為是賭博害苦了他,只會怨天尤人覺得運氣太差,同時自欺欺人地相信馬上會時來運轉一夜暴富!搞養殖,切忌賭博,尤其是中小型養殖場輸不起,而且絕大多數人不可能贏!其結果必然是:賠錢時肥豬滿圈,掙錢時沒豬可賣。目前中小型養殖場最應該做的是:馬上調整養殖盈利模式,確定規模底線,堅守均衡策略,不盲目擴張,掙行業應得的正常利潤,而不是賭行情掙大錢。
二、省---靠低成本賺錢
家庭農場最大的優勢絕不是低成本,而是精細化的管理!大企業最大的瓶頸是人員管理,而小企業的問題大多出在經營無序。中小型企業往往因為觀念跟不上,總想通過節約掙錢,不肯投資于生產效率的提高,致使生產水平低下,單位生產成本反而更高。
的確聰明的人不花冤枉錢,可是高明的人會花回報率高的錢,愚蠢的人不肯花錢,妄圖花小錢辦大事的人是辦不成事的。
還有一種人也是不行的,就是只舍得給自己花錢,不舍得給員工錢花,更不舍得往豬身上投資的人。所以,中小型企業的競爭力來源絕不是低成本,而是精益管理帶來的高水平。中小型養殖場所謂的低成本是財務核算錯誤誤導的,是假的!
三、貪---占小便宜吃大虧
許多農場主都是當地的小能人,捷徑走多了就不愿意走正道了,一旦折進去則是前功盡棄!企業必須立足于自身的經營管理來賺錢,“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的錯誤理念,不知道害死了多少聰明人。沒有比妥善經營更靠譜的賺錢方式了,做老實人,踏踏實實地做事情,是我們這個層面上的人最明智的選擇。
我們農場主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靠什么賺錢的?如果是靠勞動力,就只能選擇抓仔育肥或者成為一條路企業的育肥場。如果是靠技術和管理,那么可以選擇養母賣仔。如果是靠經營管理能力強,則可以選擇自繁自養。一定要知道,什么樣的能力賺什么樣的錢!沒有幾個人可以為所欲為,一般人只能為所能為。普通人的成功主要靠二種方式,一個是跟對人做了正確的事,另一個是把擅長的事極致地做好!
四、散--隨意性太強
主要表現在日常的經營管理沒有章法,缺少科學的制度和流程,朝令夕改隨心所欲。豬場亂得象家里一樣!我常說什么樣的人養出什么樣的豬,沒有豬的不是,只有人的不行。其實比散亂更可怕的是散漫,不尊重科學知識的行為必然造成疫病的難以控制,進而難以為繼。規模越大,散的貽害越深。
五、懶--不愿意主動學習
絕大多數農場主不是不勤奮工作,而是恐懼學習。一些人過去讀書少或者成績不夠好,對讀書產生厭倦和恐懼,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學習的途徑和方式是多樣的,不必拘泥于形式。只有善學者才能持續進步,跟上時代的腳步,墨守成規固步自封必敗無疑。越是匱乏,越要邁開腿走出去開闊視野,越是困惑,越要虛懷若谷耐心求教。上進心與年齡無關,學習力越努力越強。
來源:互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