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竹絲雞不僅長得漂亮,生產性能也很高,培育至今已經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烏雞也叫竹絲雞,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療價值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在我國的烏雞大家族中,泰和烏雞就是烏雞中的翹楚了,自然由它延伸而來的其它雞品種也是非常不錯的,新興竹絲雞就是由大名鼎鼎的泰和烏雞雜交培育而成的,這種雞不僅保留了泰和烏雞漂亮的外形,它的生產性能更是出眾。新興竹絲雞父母代公雞和母雞體形都比較緊湊,全身羽毛白色絲狀,腳上也長有絲毛。它們性情溫順,具有較好的節糧性,父母代母雞23周齡開產,開產體重1400克,24周齡進入產蛋高峰期,產蛋率為78到82,一個生產周期也就是65周可產蛋150枚,種蛋合格率為92。雛雞成活率93到96。商品蛋雞生長快,抗病能力強,平均飼養70到80天上市,上市體重1000克到1100克,料肉比2.6:1,公雞母雞屠宰率分別為89和91。
對于雛雞的管理,養殖戶需要把握好適宜的密度、溫度、濕度。1,密度:夏季1平方米可養8只~10只;冬季和春季1平方米養13只;農家養雞場一般35平方米的房舍飼養肉雞400只~500只。2,溫度:第1周應用燒爐子人工取暖,在火炕上飼養,7天后可轉為地面飼養,在火炕和地面上墊一層經消毒的鋸末。室內溫度開始以32℃~34℃為宜,并經常保持良好的通風、干燥、清潔條件。3,濕度:幼雛期舍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0~70,中雛應保持在50~60,注意保持雞舍地面干燥,濕度適宜,飲水器具應放在適宜的位置。獸藥網 1866.tv
雛雞的開食及飼喂要注意的事項:一定注意雛雞入舍后一定先飲水,后喂料,這樣做有利于雛雞的消化。待全部雞只都喝到水,飲水后2~3個小時再將飼料放入開食盤中供雞啄食。無論采用開食盤、塑料蛋托飼喂,都應注意少喂勤添以防飼料污染和浪費。開食盤數量可按80~100只雞雛一個,隨日齡增長再添加。有的養雞戶圖省錢、省事,用厚紙或塑料布鋪在地上,撒上料喂雞,這種方法不僅浪費飼料,而且易造成飼料污染,增加雞發病的機會,不利雞的生長發育。開食料可以采用粉狀雛雞飼料,也可以玉米面加少量蛋黃或奶粉當作開食料。開食:一天喂給玉米面加少量蛋黃或奶粉為理想,100只雞兩個雞蛋黃即可。第2天采用一半雛雞飼料,一半玉米面加少量蛋黃或奶粉;第3天改喂雛雞飼料。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