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是影響雞群生產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最適宜成年雞群的生長溫度為20~25℃,夏季來臨,酷暑難耐,高溫往往給雞只帶來熱應激等一系列不良反應,造成雞只抵抗力下降,引起雞中暑,輕則出現精神沉郁、采食減退、生長遲緩,重則造成死亡。在炎熱的夏季,當環境溫度高于32℃,雞便有可能出現中暑現象,甚至繼發其他病癥,對養雞戶造成經濟損失。
1臨床癥狀
雞中暑的主要表現為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張口呼吸,有的雞只發出“咯咯”聲。羽毛凌亂蓬松,翅膀張開下垂,采食量下降,嚴重者出現絕食現象,起初飲水量增加,發展到后期雞只卻不飲水。精神萎靡不振,活動減少,嚴重者久臥不起。雞冠、肉鬢充血鮮紅,之后變成藍紫色,有的還會出現蒼白色。體溫升高,甚至高達45℃以上,有燙手感,虛脫昏睡,驚厥而死,死亡時間常在下午或者上半夜。雞只產蛋率下降,蛋殼變薄變脆,表面粗糙不堪,蛋形變小,破蛋率變高。
2剖檢癥狀
病雞和死亡不久的雞只皮溫和深部溫度都很高,手摸有燙手感。血液呈現出黑紫色,凝固不良。胸腔出現彌漫性出血,胸部肌肉呈現淡紫色,腸道出現水腫,腸管松弛沒有彈性,腸黏膜脫落。腺胃膨大,腺胃乳頭發干,常分泌大量的黏液,卵巢充血,肝臟腫大,一側肺部充血或者壞死。
3發病原因
1)外部原因。環境溫度過高、濕度過大以及通風性不好,是雞只發生中暑的外部原因,屬于物理性的致病原因。獸藥網1866.tv
2)內在原因。雞屬于恒溫動物,依靠產熱、隔熱以及散熱功能來調節體溫,但是雞只體溫調節機能不夠完善,皮膚沒有汗腺,又有豐厚的羽毛覆蓋,當氣溫過高時,雞主要依靠呼吸排出水蒸氣來散發熱量用以調節體溫。但是高溫環境下,雞只因為喘息以及肌肉收縮加劇,消耗更多體能,產生更多的熱量,但散熱卻減少,因而體內積熱,以致引起體溫升高,發生中暑。
4防治措施
中暑可造成部分雞只死亡,即使沒有死亡的雞只,其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對正常的生產性能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比如生長減慢,產蛋降低,飼料轉換率下降。雞中暑的預防措施關鍵在于防暑降溫,減少熱應激效應。
1)采取一些方法降低雞舍的環境溫度。①可以考慮安裝旋轉式噴頭或者噴霧器,進行人工噴水,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可選擇向雞舍墻壁或者頂部進行噴水,根據當前氣溫情況和噴水后的降溫情況綜合考慮,制定適合自身雞場情況的噴灑時間;②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向雞舍地面進行適當灑水,通過地面水蒸發而達到散熱的目的,但必須保證通風,務必確保不可因灑水導致雞舍內環境濕度過大,從而得不償失;③采用通風的方式進行降溫,安裝換氣扇,生產實踐證明,縱向通風比橫向通風效果更好。
2)采取綠化遮陽的方式進行降溫,在雞舍周圍種植綠色植物,增加綠色植被的面積,在保證綠化不影響雞舍自然通風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提高綠化率,通過綠色植物自身可吸收熱輻射來達到降溫的目的。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