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階段,是豬產生糞便最多的階段,而且由于豬群密度大,豬數量多,往往使得育肥圈衛生特別差;嚴重者,會讓白豬變成黑豬;不但看著不舒服,還可能引發各種疾病。
在生產上,我們發現,育肥圈衛生差的,未必就是員工懶散,而更多的時候是由于圈舍布局不合理。
布局不合理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地面坡度小,豬排尿后,尿不能自然流到排污口,而是停留在豬圈很長時間;豬從尿上走過,就會使得豬圈到處都是尿的痕跡,這樣豬拉糞也就很難固定在一個地方,豬圈自然就很臟了。
另一種情況是豬圈布局不合理。比如一般3*3或略大的豬圈,料槽占一個地方,糞尿占一個地方,門口占一個地方;而豬在體重小的階段,又喜歡在墻角躺臥;由于前面三項占了三個角落,那豬躺臥的區域只占一個角落;如果豬數量稍大,那就會有部分豬躺到糞尿上面,豬身上很臟,那豬圈也就不會干凈了。
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給豬躺臥留下足夠大的地面面積。有的豬場是把料槽和堵在門口處,就多出一個墻角供豬躺臥,躺臥的面積就大多了;有的豬場則是把方形小圈中間的界墻打倒,使兩個小圈變成一個大圈,因為門口和糞尿區由兩個變成了一個,那也就相應增加了豬躺臣多勞多得的面積。
所以,如果發現豬舍衛生不好,除了從員工身上找原因外,還要考慮我們的圈舍是否布局合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