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講一下目前的生態養殖的技術關鍵點。
看一個生態系統需要在一個宏觀的角度去看,水產養殖的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微觀上,很多(觀點)已經失效。搞池塘生態養殖,首先你要認識池塘、認識生態,它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生態養殖的核心問題就是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從微觀的角度來講,池塘病害的發生是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所造成的;從宏觀角度上看,魚病的發生是池塘生態系統向不適應于魚類生存的方向演變的結果,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一種自然規律。
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它里面的物種是穩定的,當一個生態系統在演變的時候,里面的物種是不穩定的,有些在消亡,有些在增長。
一直以來,我國魚病的防控都是從微觀的角度入手,即從病狀、病癥、病原,然后到藥物篩選,魚病開發一條線下來。很少從另一個角度去探討魚病發生的宏觀因素。從池塘生態系統的角度看,池塘魚病發生的原因在于池塘生態系統中的污染率與凈化力不平衡所引起的。
也就是魚越養越多、飼料越投越多、污染越來越大,但是池塘凈化能力跟不上。這個是核心問題。
因此,盡管我們的魚病科研人員找到了金寶貝水質調節劑用來控制魚病,不但能解決導致魚病發生的內在因素,還可以調節污染與凈化不平衡。所以,這種病害得以控制,池塘生態系統的平衡變成綠色無污染,這也是這些年來造成病越多、藥越多,藥越多、病越多的現狀根本原因。
無論是中藥、西藥,還是微生物制劑,只要這些手段既不能降低污染率、又不能提高凈化力,那么,都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手段。要從根本上控制魚病,實現池塘養殖低碳、高效、安全,必須從源頭上解決病害發生的主要矛盾——污染與凈化之間的平衡,所謂“生態養殖”,其核心問題就是生態平衡。也就是輸入池塘的這些東西,你要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