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漲不買跌,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不僅體現在豆粕市場,在任何一個品種的行情之中都適用。現在的豆粕市場正是如此,還有一個行情判斷中常用的話,是漲勢不言頂,跌勢不言底。雖然豆粕市場內外價差正在回歸,回歸到什么程度是市場說的算,但是在市場的心中每個人都會有個標準,那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可能的標準是怎樣的?
一、美豆價格1000美分上下震蕩
美豆主力3月合約最新價格995美分/蒲式耳,日漲跌變化很大,但是美豆價格并沒有脫離開1000美分附近震蕩,估計本月變化可能以上下50美分小區間震蕩行情為主。時間上看,美豆基本面處于美豆銷售中后期,南美大豆種植后期。美豆出口銷售,南美大豆主產區天氣情況是影響短期行情變化的敏感題材。等春節后2月下旬美國農業部的農業展望論壇將拉開2017/18年度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的預期及趨勢單產下產量的炒作。所以我們就現在的大豆基本面認為1月份美豆價格上漲亦難跌亦戲難的情況。
二、國內豆粕價格下跌經銷商出貨下跌加速
2017年元旦過后第一周,豆粕現貨沿海平均價格3420元/噸,最新價格在3385元/噸,處于緩慢下跌之中。2016年最后一周豆粕現貨均價定格在3445元/噸,最高價格位于12月19日3622元/噸。這一波豆粕價格累計下跌237元/噸,跌幅很大。元旦過后豆粕經銷商出貨價格下跌速度非常快,比如北方油廠豆粕出廠價格在3440元/噸,經銷商出貨價格已降至3300元/噸,南方地區豆粕價格跌得更多。此前豆粕多為1月中旬以后提貨的合同報價。
據了解現在豆粕價格的下跌多體現在現貨價格方面。盡管現在我們收到的上周部分油廠豆粕庫存仍不是很多,但經銷商豆粕現貨出貨報價遠遠低于油廠的價格。
三、豆粕內外價差正在回歸
2016年第四季度豆粕現貨價格一直居高難下,開始受十一長假期油廠集中停機,恢復開機的遲緩,到進入11月份美豆到港中國高
峰期未能實現,造成了整個第四季度豆粕現貨價格與理論成本間的價差不斷擴大。下游豆粕需求企業曾經歷過一貨難求到價格上漲后的剛性補貨,雙重需求接踵而至。豆粕現貨均價與理論成本間的價差保持高價位,如下圖可見,高價位一直是市場存在的最大風險。也是很多豆粕經銷商在節后大舉做空的理論依據。因為豆粕理論成本不到3000元/噸,而現貨價格高居3500元/噸,是市場不可能無視的理論現實。
我們統計2017年1月份大豆進口量在664萬噸,相比2016年1月份大豆進口量660萬噸基本相當。雖然有的油廠反映12月份很多船呈現延期,計劃轉到1月份,但是在船期調查中我們未發現明顯的船期延遲的問題。1月里有中國傳統的春節長假,一般地這個月大豆壓榨量保持在500萬噸左右都是理性的數據。所以豆粕市場進行價格回歸也所理當然。
國內偏高的價格與理論成本進行回歸。任何事物的發展多要經歷矛盾形成-矛盾激化到矛盾解決的過程。所以豆粕市場在經歷了高價差的形成過程,想來也有三個月了,現在走在價格回歸的進程中。讓現在的豆粕價格跌到3100元/噸之下市場可能沒有那么足的信心,但要跌到3200-3250元/噸估計對1月份考慮春節假期還是比較吸引人的。
來源:飼料在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