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概述
基因、性別、出欄重、日糧(能量、氨基酸水平)、日糧形式(粒狀或粉狀)、添加劑是影響不同豬場生產系統飼料效率差異的主要因素。在單個豬場,即使將上述因素均標準化、統一化,不同批次豬的飼料效率、生長性能仍存在高度差異。這是因為養豬生產系統內,諸多管理因素也可影響豬的飼料效率。一旦我們掌握、記錄了這些差異,剩下的事情便是如何降低這些差異。
飼養員的職責是照顧好欄舍內的豬,其每一天的行動都會對豬的飼料效率產生影響。這里我們將欄舍管理分為4個階段:(1)進欄前;(2)進欄;(3)日常管理;(4)出欄。飼養員在每個階段的操作均會影響飼料效率。進欄前徹底消毒、執行全進全出制度可改善豬的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清除上批次豬只料槽內剩余的飼料、整修飼喂和通風設備,可影響收尾飼料效率。進欄時,豬只的體重分類不應該太過狹窄。對于斷奶仔豬,采用地毯(橡膠墊)飼喂,可提高采食量和降低死亡率;但時間過長則浪費飼料。進欄后每天的日常管理可對飼料效率產生影響,包括單個豬只處理、及時安樂死、確保水和飼料的有效供給、飼喂合適的日糧、管理空氣質量和環境溫度、合適的飼喂制度、飼養員的積極心態。出欄時先將每個欄舍里體重最大的豬上市,可以節約飼料及提高總體上市重。出欄前回收飼料,也可節約飼料。出欄及運輸過程中合適的操作,也可影響收尾飼料效率。總之,飼養員每天的飼喂管理在改善豬場飼料效率方面發揮一個很重大的作用。本章我們將集中討論這些日常管理及其對飼料效率的影響。
想要了解更多養豬、飼料等專業知識,請持續關注畜牧人網站,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畜牧人網站:http://www.gzdxslyou.com/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