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7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雞霉菌毒素蓄積性中毒病因分析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6-4-11 16: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霉菌病在家禽養殖生產過程中,爆發頻繁、危害嚴重,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呈隱性流行;臨床癥狀不明顯,癥狀、精神狀況、剖檢變化呈現多樣性。因此臨床診斷時,極易出現似是而非,不能定性的困惑。

    臨床上,肉雞發病后臨床變化及剖檢癥狀比較明顯,便于總結和定性;種雞或蛋雞發病后,多以慢性、隱性、多樣化形式出現,診斷更為困難。由于我國臨床獸醫、養殖戶對霉菌病的不認知,該病沒有及時得到預防和控制,一直長期流行至今,尤以高溫潮濕的7-8月份最為流行,且臨床癥狀明顯,進入秋冬季節后,本病主要呈隱形感染;導致雞群發病后,由于忽略了該病的存在,原本治遼效果很好的方案變得沒有效果,給養禽業造成嚴重的很大的經濟損失。

    一、臨床癥狀

    肉雞:

    采食量下降、不增,甚至一直持續;體重增長緩慢,出現消瘦、僵雞。如不及時控制本病,一般45日齡雞,體重一般在2.3kg以下。部分出現興奮、癱瘓、共濟失調現象。并發病不嚴重的雞群,基本沒有雞只傷亡。

    糞便多呈黑糊狀、硫磺樣、內有大量沒有消化的飼料,部分糞便呈黃色;爆發季節嚴重病例,糞便中夾雜有大量脫落的腸黏膜;部分糞便呈條狀帶有黏性,有柔韌感。

    蛋雞或種雞:

    采食量下降,產蛋率下降或不升,部分雞只拉稀、消瘦,眼睛呈“雙眼皮”樣。糞便內有不消化的飼料,最常見的是拉黑色糊狀糞便,部分雞只在眼簾上方、眼角上方、或嘴角邊有“豆”樣腫瘤。嚴重雞群出現零星死亡,產“雀斑”蛋、“血斑”蛋。

    二、剖檢變化:

    肉雞:

    1、肌胃、腺胃病變:

    肌胃嚴重潰爛,角質層四分五裂,部分有明顯潰瘍灶;嚴重病例(感染霉菌毒素種類較多)腺胃嚴重腫大呈橢圓型或梭形,腺胃壁增厚,乳頭出血、透明腫脹。尤其在2009年和2010年的7-8月份,由于高溫高濕,嚴重病例均出現腺胃明顯腫大,導致我國絕大部分獸醫和行業專家們都誤診為傳染性腺胃炎病。用大量的治療腺胃炎的藥物沒有效果!

    2.肝臟變化多樣化:

    多有不規則白色或灰白色壞死點或壞死灶(導致部分人誤診為其它肝炎病);肝臟腫大,部分脂肪變性,上有腫瘤硬化;有黃染現象;有呈青綠色(沙門氏桿菌樣肝臟);呈黑紅色等。但大部分出現肝臟邊沿變薄如刀刃,部分肝臟上有霉菌結節。

    3.脾臟呈“流感脾”樣,腫大、表面漿膜有大量灰白色壞死灶。

    4.病雞氣囊增厚,內有云霧狀病變;腸系膜變化類同。部分氣囊、腸系膜出現明顯霉菌結節。

    5.肺臟變化:多成纖維素性肺炎或出血性肺炎;典型的黃曲霉毒素引起的霉菌結節很少見。

    6.胸腺明顯萎縮,嚴重雞只出現胸腺消失,法氏囊萎縮變性(內有灰紅色的分泌物,部分出血)。腸粘膜嚴重脫落。

    蛋雞:

    病雞消瘦,胸肌蒼白,青年雞胸腺萎縮或消失。出現程度不一的腸系膜發黑,腸管漿膜層分布黑色絮狀物。脾臟、肝臟腫大同肉雞病變,氣囊炎癥明顯,主要是氣囊壁增厚有云霧狀分泌附著。卵泡液化、變性壞死、萎縮。肌胃角質層明顯潰爛、腺胃乳頭消失,部分腺胃角質層萎縮明顯,腺胃乳頭分泌大量黑褐色液體,且逆流到口腔,使食道內存在大量的黑褐色液體;部分從皮膚外就可以看到嗉囊內的變化。

    部分念珠菌感染的雞群,雞只食管內、嗉囊內有大量灰白色麩皮樣偽膜,眼睛出現“云霧狀”變化。

    三、發病原因與防控現狀:

    1.玉米霉變廣泛:

    近三年來,由于陰雨連綿等氣候因素,不斷出現玉米在成熟期倒伏,導致玉米就地霉變,保存不當霉變等。

   實際上在山東部分地區、東北所有地區的玉米保存都存在嚴重問題;主要存放在屋外、野地,大部分沒有遮蓋措施,任憑風吹雨打,引起玉米霉變。

    2、飼料廠和養殖戶沒有辦法杜絕使用霉變玉米。

    3、養殖戶飼料保存粗放,導致飼料霉變。

    4、部分蛋雞、種雞場因飲水器漏水,導致料槽內經常濕料;長期采食濕料引起發病。

    5、大多數人認為,飼料內添加脫霉劑就可以徹底預防飼料霉變,或雞吃過添加脫霉劑的霉變飼料后不會出現異常。事實上,脫霉劑只能脫去一部分霉菌,對霉菌毒素和一大部分霉菌沒有清除和脫除作用。

    6、霉菌及霉菌毒素種類繁多,且不同種類的霉菌和毒素對機體的損害存在差異,對各個系統、組織、器官的致病狀況也不盡相同。導致臨床發病后表現形式不一,剖檢后病理變化差異很大;這給臨床獸醫人員的診斷和處置工作帶來很大難度;甚至大部分獸醫和禽病專家都不能認知本病。

    7、種雞預防霉菌病意識淡薄:

    我國大部分種雞場沒有使用抑殺霉菌的藥物進行預防,部分種雞場僅在飼料內添加了脫霉劑,導致霉菌及霉菌毒素經過蛋垂直傳播給雛雞,使雛雞在2-3日齡就出現了病理變化,影響免疫器官的發育,產生免疫抑制現象。

    8、基層獸醫和部分禽病專家對本病認識不夠,臨床上處置思路落后,死板硬套,致使延誤病情或不能阻斷本病流行。

    四。預防治療原則及方案

    1.預防措施:

    首先做好各項飼養管理工作:盡量排除霉變因素,不使用霉變飼料,妥善保存飼料;防止墊料霉變,并及時清理。經常使用具有吸附霉菌毒素的蒙脫石進行防治。實驗結果表明,蒙脫石吸收霉菌毒素的效果在同類脫霉劑產品中是最強的。
    2.治療原則及方案:

    本病可引起免疫抑制,新城疫等并發現象較多,并發病明顯的雞群在治療時,應添加相應的治療藥物。

    霉菌性毒素蓄積性中毒病是條件病,在排除致病條件的前提下,首先排除致病因素,后再用藥物控制,效果才能明顯。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3 03:2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