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按質和量來定價的。奶成分的高低是受遺傳、營養、生理、環境條件等因素影響的。乳脂率是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如何提高乳脂率是奶牛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筆者就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相關的資料總結闡述如下:
一、遺傳選育。一般產奶量高的品種乳脂率低,而產奶量低的品種或乳肉兼用品種乳脂率高。
二、機體健康。患隱性乳房炎的奶牛,乳脂率下降。
三、防胃酸保證飼料供應。精飼料比例低,瘤胃酸度增高,合成乳脂的前體物質(乙酸)生成量下降,導致乳脂率下降。粗飼料不應低于日糧的35%(每日6—7kg)。
四、改變飼喂方式。較好的飼喂順序是:先自由采食干草,之后是青貯,最后上精料。采用此飼喂方式,能明顯提高乳脂率。
五、增加飼喂次數。飼喂次數越多,牛的咀嚼次數越多,乳脂率就越高。
六、在奶牛日糧中加入雙乙酸鈉,產奶量可提高10%,乳脂率提高20%,同時對奶牛高溫季節的熱應激有一定的緩沖作用。一般每頭每日補給0.1~0.15kg。
該貼已經同步到 綠色華瑞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