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乳的重要性
初生犢牛因其各種組織器官均未充分發育,皮膚保護機能和神經調節機能都不健全,適應外界環境能力弱,對不良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差。初生犢牛更容易受細菌、病毒侵襲,引起各種疾病。為保證犢牛健康,犢牛出生后1小時內,及時喂給第1次優質初乳(如母牛有乳腺炎或頭胎牛,可以用相應產犢的經產牛替代)。初乳中含有大量抗體免疫球蛋白,因為母體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是不能夠通過胎盤輸送給胎兒,因此,初生犢牛是沒有免疫力的。只有盡早地吃到初乳,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犢牛才具有免疫力,才能夠增強抗病能力。
初乳的飼喂量
第一次初乳飼喂量不超過犢牛體重的5%,一般是1.5千克~2千克。由于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隨著擠奶次數的增加而急劇下降。間隔6小時~9小時后第二次飼喂初乳,24小時內能夠喂足5千克初乳。
初乳的飼喂天數
1天~3天飼喂母乳,第4天起可以飼喂常乳。
犢牛提早開食
犢牛一般出生5天~7天,即可喂給犢牛開食料(顆粒料),21天~28天開始訓練采食優質粗料。提早開食可以促進犢牛瘤胃發育,為斷奶提前做好準備。 哺乳期間 嚴格遵循“三定”原則,即定時、定量、定溫。
犢牛斷奶
犢牛一般45天~60天斷奶,哺乳量300千克~360千克,可以逐步減少牛奶喂量,關鍵是犢牛必須連續3天采食精料,每天每頭1千克,方可斷奶。
犢牛斷奶后日糧
滿足犢牛生長發育營養需要,應以高能量、高蛋白、優質粗料為主,滿足其維生素、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需要。
飲水
及時供給清潔飲水,保證水槽、水碗清潔;嚴冬季節及哺乳最初階段應給以溫水。 消毒 喂奶用具;料槽,料桶保持清潔,做到定期消毒;哺乳牛舍最好每天1次有效消毒;運動場保證每月1次消毒。
環境
牛舍應保持通風干燥,及時更換墊料,保證牛床、牛身清潔,運動場環境良好。減少應激 冬季應做好防凍保暖工作,避免受寒冷侵襲而引起的上呼吸道、腸胃道疾病。夏季應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降低牛群密度。
做好防疫、免疫工作。開始飼喂飼料后,可在飼料中添加伊美瑞斯蒙脫石,能有效保護消化道黏膜不受損傷。
只有從多方面著手,才能有效控制、預防牛的消化道、呼吸道疾病。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