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豬總是流淚很可能是疾病的征兆,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咯!
豬總愛流淚 豬本身是一種愛干凈的動物,如豬會定點采食、排泄等,當豬感到不適,才會變得臟兮兮。如果豬的眼角總是有黑色的淚痕或者淚斑,那么一定是預示著某些的疾病的發生發展。你是否仔細觀察過豬群呢?它是否總流淚或眼角有淚痕?
豬的淚痕只是一個癥狀,是機體內部不適的外部表現,雖不會直接造成豬的死亡,但淚痕往往預示著豬群健康狀況不佳,某些因素可能正在影響著豬群,或某些疾病正在發生發展。有淚斑的豬通常免疫力底下,生長緩慢,可能是個別不健康的豬,也可能是群體中最先發病的豬。因此,豬出現淚斑是豬群健康狀況出現問題的重要信號。
一、疾病和環境應激是產生淚斑的兩大誘因
在生產實踐中,引起豬群眼睛出現淚斑的原因主要有飼養管理不當,藥物濫用造成機體免疫機能受損,感染細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等。
1、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是引起豬眼部淚痕。原則上豬結膜炎、萎縮性鼻炎、口蹄疫、黃脂病(飼料中不飽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過多,或缺乏維生素E所致)、豬痘、光過敏、流行性感冒都會引起眼角分泌物增多,形成淚斑。
u=1752105993,1935350164&fm=21&gp=0.jpg (36.59 KB, 下載次數: 1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2 08:43 上傳
淚痕淚斑是也呼吸道疾病的先兆,病豬臨床表現為出現結膜炎、大量的眼睛分泌物粘連,淚斑或淚痕。豬冬季呼吸道疾病主要發生在斷奶豬和育成豬,不同管理條件、繼發病原菌和環境好壞所表現的癥狀不一致。
2、環境因素
1-140S0102929101.jpg (174.43 KB, 下載次數: 1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2 08:44 上傳
豬舍內通風差、空氣質量不好、氨氣濃度高,也可刺激產生淚斑。豬舍內的氨氣來源主要為兩種:一種是來源于動物體內,主要是腸胃消化物、糞尿等;另一種是舍內環境的氨氣,主要飼料殘渣和墊草等有機物腐敗分解產生的。豬舍內氨氣的含量與飼養密度、豬舍溫濕度、豬舍結構等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進入冬季,為了保暖豬舍通風減少,氨氣濃度升高。另外,清糞系統設計不合理,也可能使氨氣散不出去。對于8 mg/m3的氨一般不易察覺,38 mg/m3時引起流淚和鼻塞,76 mg/m3會使眼淚、鼻涕顯著增多。
二、及早發現豬群健康問題、做好防控
發現豬群出現淚斑現象,建議首先檢查環境,是否有氨濃度超標等刺激因素,排查飼養管理環節的漏洞。進而檢查疾病因素,及早發現問題,降低損失。重點檢查是否有導致肝臟病變的疾病發生,是否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是否有降低機體免疫力的因素存在等。
1、做好疾病的防控
應根據豬場豬群的健康狀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序,做好免疫疫苗。此外,做好生物預防,可使用共榮菌水溶液噴灑豬舍,抑制和滅殺豬環境中的有害病菌,防治病菌感染和腐敗類細菌分解有機物產生氨氣刺激呼吸道,豬場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配合飲水使用,效果更佳。
2、加強環境控制
豬舍溫度過低,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應根據豬的生長階段調節豬舍內溫度。仔豬抗寒能力弱,應保證保溫箱內溫度維持在30℃-32℃,產房和保育舍溫度應控制在25℃-30℃,育成及育肥豬舍的溫度應維持在15℃-25℃。冬季更要保證豬舍空氣流通,選擇不直吹豬群的少量風口間斷性通風。也可以在糞道加裝排氨氣系統,或選擇水泡糞的處理模式,可以大大降低舍內氨氣濃度。經常清掃糞便,清理食槽、水槽,搞好環境衛生,使豬舍保持潔凈和干燥,減少病菌滋生。
3、營養管理
飼喂營養全面、新鮮的飼料。霉變飼料容易刺激呼吸道誘發疾病,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降低豬群抗病力。可在日糧中拌加微生態制劑(如自強寶、維安寶、共榮菌、肥豬樂等),其中復合益生菌能定植于腸道,能拮抗病原微生物,調節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區系平衡,提高消化機能,提高碳源氮源利用率,減少有害琪琪排放,促進腸道健康,增強機體免疫力,凈化養殖環境,提高動物的抗應激水平
來源:給它網
歡迎分享。如有轉載需求請留言征詢,謝謝!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