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127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企業] 蛋氨酸:點燃肉雞的小宇宙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10-22 09:1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動物的生長就是飼料轉化為產物的過程。最理想的轉化過程,自然是動物需要什么,飼料里就提供什么——吃進去的東西都轉化成肉、蛋或者奶。

  民以食為天。人類對肉、蛋、奶的需求越來越大,一方面是人口的增長,另一方面是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每個人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所以肉蛋奶的需求增長遠遠超越了人口的“爆炸”。

 飼料的低成本,是養殖技術的另一個關鍵
  對于工程師來說,肉、蛋、奶的生產跟工廠并沒有本質區別。農場就是工廠,動物就是機器,飼料就是生產原料,而肉蛋奶就是產品。生產技術的核心,就是如何高效地把原料轉化為產品,“轉化率”自然也就是一個核心指標。轉化率越高,排到環境中的糞便與氣體也就越少,對環境的影響也就越小。除了物質的轉化率,還有經濟方面的轉化率。如果投入的飼料成本比肉蛋奶的價格還高,那么再高的物質轉化率也都沒有意義。所以,飼料的低成本,是養殖技術的另一個關鍵。

  蛋氨酸在肉雞飼料里的作用非常完美
  動物的生長就是飼料轉化為產物的過程。最理想的轉化過程,自然是動物需要什么,飼料里就提供什么——吃進去的東西都轉化成肉、蛋或者奶。

  這個理想的轉化過程在實際中當然無法實現,養殖技術的發展就是不斷地沿著這個方向努力。尤其是養雞,現在的轉化已經到了令人驚嘆的地步。不同種類的雞,在不同的生長期,對各種營養成分的需求都已經有了相當精確的數據。優質的雞種,喂以按需設計的飼料,就可以輕松地做到6周出籠。即使是那些傳統品種、按照“有機方式”喂養的雞,如果所謂的飼料符合營養需求,也會比“亂吃”的雞生長得更快更壯。

  但飼料不是嬰兒配方奶粉,不可能不計成本地使用最好的原料去搭配。現實中能夠用作飼料的原料,比如玉米、豆粕,與動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組成都很大。在適當的搭配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三大營養成分的總量,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成分,也還不難達到。但要得到高的飼料轉化率,還需要恰當的氨基酸組成。不管是肉、蛋還是奶,我們追求的核心成分都是蛋白質。飼養動物,關鍵的轉化就是把飼料中的蛋白質轉化成肉蛋奶中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的,動物吃下飼料,把其中的蛋白質消化成氨基酸,運送到細胞中,再重新合成蛋白質,最后以肉蛋奶的形式成為產品。這個過程中,氨基酸就像積木的一個個組件。除了組裝成蛋白質,還有一些氨基酸會行使一些生理功能。缺乏了這些氨基酸,不僅蛋白質的合成受阻,動物的生長也會受到抑制。這也就是雞種的因素之外,傳統放養的雞生長緩慢的原因。

  對于雞在不同的生長期需要什么樣的氨基酸組成,人們已經相當清楚。飼料設計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盡可能地讓飼料中的氨基酸組成接近需要。但是,常見植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都跟需求相差較大,有的多了,有的少了。氨基酸進入動物體內之后,跟需求相比比例最低的那種氨基酸就成了瓶頸,其他種類的氨基酸只好成為“富余”,無法合成蛋白質,最后變成含氮廢物排出。這一方面增加到了動物的代謝負擔,另一方面增加了廢物處理的環境負擔。

  不同的蛋白質有不同的氨基酸組成。這種蛋白質中比較缺乏的氨基酸,可能在那種蛋白質中比較豐富。通過適當搭配不同的蛋白質,有可能讓總體的氨基酸組成更接近需求。在實際生產中,玉米和豆粕的搭配是目前的生產中最常見的。一方面是二者的成本都不算高,另一方面,豆粕和玉米的氨基酸能實現一定的互補,總體組成距離雞的需求更加接近。

  在各種氨基酸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是含硫氨基酸,后者可以在動物體內由蛋氨酸轉化而來。所以,飼料中足夠的蛋氨酸比例對于雞的生長或者下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玉米和豆粕的搭配,在滿足其他氨基酸的比例需求上比較理想,而蛋氨酸的比例就比較低。于是,蛋氨酸,就成了飼料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受限于這個瓶頸,許多其他的氨基酸就不能被利用。

 蛋氨酸將批量應用于有機飼料
  要提高蛋氨酸的比例,當然可以加入含蛋氨酸高的蛋白質。但是,常見的富含蛋氨酸的蛋白質,比如魚粉、牛奶蛋白,價格都不低,供應量也有限,而魚粉加多了還會影響肉的風味,也都不是很好的方案。于是,化學合成的蛋氨酸就有了大顯身手的舞臺。從油、天然氣、空氣和水開始,特種化學工業可以經濟實惠地合成高純度的蛋氨酸。把它加入到飼料中,可以輕松地消除其瓶頸效應,讓其他氨基酸得到充分的利用。氨基酸的利用率高了,成為糞便或者氣體排出的氮也就少了。這對于注重環境效益的國家和地區,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比如歐洲,大量土地氮含量過剩,地下水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硝酸鹽負擔。如果合理利用蛋氨酸,也就可以大大減輕這種趨勢。

  一般而言,有機養殖拒絕各種合成的飼料添加劑。但是,因為合成的蛋氨酸帶來的顯而易見的好處,美國批準了它可以用于有機飼料中。隨著特種化工行業的研發深入,我們可以預見到蛋氨酸將批量應用于有機飼料。

  作者簡介:云無心,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作者,科學松鼠會成員,“在實驗室里研究做飯”以養家糊口,在媒體上介紹“吃的真相”以傳播科學。
來源:鳳凰商業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5 14:0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