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2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有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嘉能可正在與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中糧集團以及加拿大的養老基金展開談判,將出售旗下農業資產的一部分股份。中糧集團尚未就此置評。
五1.png (134.23 KB, 下載次數: 10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12 09:57 上傳
在國際糧油市場,有簡稱“ABCD”國際四大糧商的說法,這四大糧商指的是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這四大糧商目前壟斷了全球80%的糧食交易量。他們操縱著全世界糧食的進出口買賣、食品的制造與包裝,以及價格的制定。為了各自的利益與各國的政治集團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形成了一個嚴密的利益集團。
五2.jpg (96.61 KB, 下載次數: 10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12 09:57 上傳
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理人集團共同編制和發布的2015年《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于9月21日在香港揭曉, 其評價品牌影響力的基本指標依據三項指標:市場占有率、品牌忠誠度和全球領導力。這是世界品牌實驗室第十次對亞洲品牌的影響力進行的測評, 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個品牌入選,韓國三星、日本索尼和中國工商銀行名列前三,中國、日本和韓國是入選品牌最多的三個國家。 其中,中糧集團排第75位,較去年上升3位;新希望六和排第348位,較上一年提升2位。此前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4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四大糧商中的ADM、邦吉榜上有名,前者排在第321位,后者排在第447位。四大糧商中的嘉吉、路易達孚并未上榜。
五3.jpg (104.46 KB, 下載次數: 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12 09:58 上傳
A
ADM的創始人早在1902年就開始了相關的生意,但在1905才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里斯注冊了Archer Daniels這個名字,現在ADM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狄克多市。公司成立后,隨著之后幾年的發展,ADM將勢力擴大到Wisconsin,New York等地。當資本慢慢積累后,1923年并購了米蘭亞麻子產物公司(Midland Linseed Products Company)后,公司正式更名為Archer Daniels Midland,聲名顯赫的ADM公司便由此誕生了。ADM逐漸擴大經營范圍,增加了面粉工業、食品加工業、飼料業、特殊食品業、可可業以及營養品工業等等。20世紀80年代起,ADM開始走向世界。1983年在香港設立亞太分公司;1986年進行在歐洲的擴張,在荷蘭和德國進行收購;2000年正式進入中國。時至今日,ADM已成為巨大而又盤根錯節的跨國公司。它旗下的企業包括食品、飲料以及飼料等,共約270家各種各樣的制造工廠,分布在世界各地,從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營養補助品、食用油等的生產和市場推銷。除此之外,它還從事有關農糧儲備與運輸交通等大型行業。現在,ADM是當今世界第一谷物與油籽處理廠,美國最大的黃豆壓碎處理廠和玉米類添加物制造廠,美國第二大面粉廠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輸出交易公司。
在四大糧商中,ADM向來以注重研發著稱,他不斷通過化學研究支撐其發展壯大,現在與寶潔還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幾乎在生物燃料出現之初,ADM就迅速成為美國最大的生物乙醇生產商。而在美國前總統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計劃后,ADM更是雙手支持,ADM招來了原石油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僅2007年,公司用于活化燃油的投資就高達10億美元以上,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產者。公司還宣稱在2009年之前,在這個領域投資23億美元,并且和大眾等公司開展一系列的合作計劃。
B
邦吉,由其創始人Johann Peter Gottlieb Bunge,在1818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創立,1859年由其孫子將總部遷至比利時。公司初期主要從事海外殖民地香料與橡膠生意。1876年,公司遷至阿根廷,開始其在美洲的發展。在猶太糧食交易商赫斯(Alfred Hirsch)加盟后,生意開始擴及其他的農作物,包括各樣糧食與油籽。1935年,邦吉進入北美地區。之后,公司在南北美地區迅速發展。1999年,其將總部正式遷至美國紐約。2000年邦吉正式進入中國。基于全球均衡發展的思想,2004年邦吉又加大了在東歐地區的投資。時值至今,邦吉在全球32個國家擁有450多個工廠,已發展成為世界第四大糧食出口公司。據公開報道稱,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國第二大大豆產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糧食加工與出口,邦吉還將營業范圍擴展到了紡織、化肥、油漆以及銀行等行業,工廠和業務遍及巴西、美國。
在四大糧商中,邦吉以注重從農場到終端的全過程為名,在南美擁有大片農場,一邊向農民賣化肥,一邊收購他們手中的糧食,再出口到其他國家或者進行深加工。
C
嘉吉公司,由原籍蘇格蘭的海運商威廉·卡基爾(William Cargill)兄弟,于1865年在Iowa創立的,1868年其將工廠遷至Minnesota,1875年又將其總部遷至Wisconsin。現在嘉吉年營業額高達900億美元,年獲利達25億美元以上,是美國第二大私有資本公司,法國第三大糧產輸出公司,美國最大的玉米飼料制造商,美國第三大面粉加工企業和屠宰、肉類包裝加工廠,最大的生豬和禽類(如肉雞、火雞)養殖場。它的糧食輸出和交易業務,不但是美國第一,而且是世界第一。同時,它還擁有全美最多的糧倉,從食品的生產、包裝,到市場的每一個環節,無不一手包辦。公司業務橫跨五大洲及66個國家,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它還擁有超過100億美元資產的避險基金——黑河資產管理(Black River Asset Management)和從事高科技及高回報(包括基因工程等)的生物工程研發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嘉吉公司一直很注意物流環節,這從它擁有400條平底運糧拖船和2000輛大貨柜車可見一斑。嘉吉公司主張開放自由貿易,它的發展戰略主要是開發第三世界的潛在市場,嘉吉在中國擁有的合資和獨資企業多達27家,遍布沿海地區。
D
路易達孚是一家跨國集團,由法國人列奧波爾德·路易·達孚創建于1851年,總部設于法國巴黎,開創和發展了歐洲谷物出口貿易,現在是世界第三及法國第一糧食輸出商和世界糧食輸往俄羅斯的第一出口商。150多年來,路易達孚集團的業務已擴展到十分廣泛的領域,與有影響力的歐陸政治人物互相通氣,后期建立的路易達孚銀行是法國第五大銀行。由于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設有機構,公司在世界各地參與經營多種多樣的商業活動,年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位于巴黎的總部通過管理及制定公司的發展策略,統籌策劃整個集團的商業活動。目前,路易達孚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球。主要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倫敦,巴黎,圣保羅,美國的威爾頓和孟菲斯。
路易達孚的最新生意活動,是從事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產和經營,包括制造和交易經由發酵或合成方式生產的乙醇,它用以制造發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是蔗糖和谷類等農作物。它在巴西擁有兩處巨大的發酵式乙醇制造廠。通過設在倫敦等地的辦事處,路易達孚積極從事著乙醇從生產到目的地的交易,以及乙醇市場的開發,目的是要讓乙醇市場全球化。
路易達孚集團的大宗商品部(Commodity)才是搞農產品全球貿易的。它很重視期券期貨的買賣,來平衡風險。在中國,成立于1994年的路易達孚(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大商所和鄭商所的自營會員,而在中國期貨市場上,有國際背景資金的規模往往比國內資金還要大。從2006年開始,路易達孚(北京)有限公司從中國政府手中獲得玉米國內貿易的許可證后,積極拓展中國市場。
中糧集團
第五大國際糧商?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立足全球視野滿足市場需求,中糧將企業發展與整個世界的糧食、食品的供應和需求形勢連在一起,通過國際化戰略布局,創造全新商業模式,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真正成為一家布局全球、經營主糧產品的國際化糧油企業。依托遍及全球的網絡和國內倉儲物流節點的布局,中糧使糧食得以更高效的生產和流通。
目前,中糧資產超過719億美元,336個分公司和機構覆蓋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倉儲能力3100萬噸,年經營總量近1.5億噸,年加工能力8950萬噸,年港口中轉能力5400萬噸。同時還擁有包括種植、采購、倉儲、物流和港口在內的全球生產采購平臺和貿易網絡,并在全球最大的糧食產地南美、黑海等國家及地區和擁有全球最大糧食需求增量的亞洲新興市場間建立起穩定的糧食走廊。
中糧在中國擁有超過180家工廠,230萬家終端售點遍布中國952個大中城市、十幾萬個縣鄉村。通過日益完善的產業鏈條,中糧形成了諸多品牌產品與服務組合: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場方便面、悅活果汁、大悅城Shopping Mall、亞龍灣度假區、中茶茶葉、金融保險等。作為投資控股企業,中糧旗下擁有八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中國食品(00506.HK)、中糧控股(00606.HK)、蒙牛乳業(02319.HK)、中糧包裝(00906.HK)、大悅城地產(00207.HK)五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糧屯河(600737.SH)、中糧地產(000031.SZ)和中糧生化(000930.SZ)三家內地公司。
有報道稱,中糧已經發展成為與ABCD比肩的國際化大糧食商,初步具備了利用國際市場和全球資源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中糧為世界1/4以上的人口提供糧油食品,業務涉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產國際化占比20%,營收國際化占比50%。總資產達719億美元,行業排名全球第二。總營業收入718億美元,行業排名全球第三。年經營量1.46億噸,
行業排名全球第四。擁有全球倉儲能力3100萬噸加工能力8900萬噸/年。港口中轉能力5400萬噸/年
2015年10月2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有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嘉能可正在與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中糧集團以及加拿大的養老基金展開談判,將出售旗下農業資產的一部分股份。中糧集團尚未就此置評。
另據彭博社報道,兩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等投資者都已表示出了有意收購嘉能可旗下農業業務少數股份的興趣。這兩位匿名消息人士稱,其他一些參與了初步談判的投資者還包括三井公司等日本商行,以及至少一家加拿大養老基金。
嘉能可已經聘用了花旗集團和瑞士信貸集團來負責運作這項股份出售交易。據花旗集團在周二公布的一份分析師報告中稱,整個嘉能可農業部門的總價值最高可達105億美元。嘉能可正尋求出售該部門的少數股份,其主要業務是從事小麥、棉花、大豆和糖等商品的貿易活動。
此前的5月12日,據外媒消息,中投公司近期已與中糧集團簽署協議,共同成立中糧國際控股公司,打造國際農業投資平臺。中投公司在中糧國際控股中持股約20%,中糧集團持股約80%。就在2014年,中糧集團剛剛完成兩筆大額并購交易:收購荷蘭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尼德拉(Nidera)51%的股權和收購香港農產品、能源產品、金屬礦產品全球供應鏈管理公司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51%的股份。完成并購后,中糧資產超過570億美元,營收合計633億美元,倉儲能力1500萬噸,年加工能力8400萬噸,年港口中轉能力4400萬噸,年經營量1.5億噸。中糧海外營業收入將超過國內業務,實現農產品貿易、物流、加工和糧油食品生產銷售的產業鏈全球布局。這也促使中糧集團躋身全球農業食品行業巨頭,并直接成為美國嘉吉、Archer Daniels Midland和法國路易達孚的有力的競爭對手。
對此,彭博社援引穆迪投資分析師的話指出,中國因國內可耕種資源不足而對進口過于依賴,中國會推動企業更多的“出海”,來在世界范圍通過國際貿易保證其糧食安全問題。
來源:國際畜牧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