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傳染性漿膜炎是由鴨疫巴氏桿菌引起的侵害雛鴨的一種慢性或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雛鴨纖維素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和關節炎。該病廣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體重減輕和淘汰給養鴨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患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鴨精神委頓,食欲下降甚至廢食,咳嗽和打噴嚏,眼、鼻有漿液性分泌物,拉綠色稀糞,頭頸扭轉,全身發抖,行走跛行,運動失調。
腸達舒.jpg (1.18 M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2015-9-18 15:21 上傳
該病主要感染鴨,火雞、雞、鵝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在自然情況下,2~8周齡雛鴨易感,其中以2~3周齡鴨最易感。1周齡內和8周齡以上不易感染發病。在污染鴨群中,感染率很高,可達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間。
育雛舍鴨群密度過大,空氣不流通,地面潮濕,衛生條件不好, 飼料中蛋白質水平過低,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它應激因素等均可促使該病的發生和流行。
該病主要經呼吸道或皮膚傷口感染,被細菌污染的空氣是重要的傳播途徑,經蛋傳遞可能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原因。該病無明顯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冬季節較為多發。
目前針對鴨傳染性漿膜炎最有效的藥,是嘉爾康的腸達舒,每200g兌水600-700斤,三天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