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新聞報道稱,通過對一個單基因的編輯,研究者們讓一些豬相比同類擁有更多的肌肉質量。未公開的結果顯示,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引發豬胎細胞中肌生成抑制蛋白基因產生突變,從而使肌肉細胞大量產生。雖然選擇性繁殖也可以有相同的效果,并且已經在牛和羊等動物身上實現,但這一過程要花費十數年。研究人員表示,新方法非常快,它也不像傳統的基因改造那樣因將一個物種的基因移植到另一個物種身上而飽受爭議,它僅僅涉及單一物種上的單基因變更。如果獲得監管部門認可,那么這種肌肉豬有可能成為供人類食用的第一例轉基因動物。
(原標題:科學家利用遺傳技術創造“肌肉豬” )
擴展閱讀:
中國用戶對瘦肉相當喜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和韓國科學家一起經過基因改良,帶來了瘦肉豬,而它也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審批的、供人類消費的基因工程動物。
為了讓它擁有更多的瘦肉,科學家用TALEN的方法修改了它的基因,敲除掉其中所有的myostatin基因,這樣會導致動物體內肌肉細胞瘋長,肌肉異常發達。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些豬的瘦肉率和產肉率都比普通品種高,但也遇到一些問題,即32頭豬中只有13頭的壽命超過8個月,2頭現在還活著,但只有其中1頭被認為是健康的。
如果真的上桌,你敢吃嗎?
基因豬.jpg (748.59 KB, 下載次數: 1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6 09:21 上傳
來源: 自然科學報 作者: 張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