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查看: 224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生仔豬初乳攝入與健康管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7-1 10:3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初乳是指自母豬開始分娩起12~24小時內所分娩的乳汁,俗稱“膠奶”,以后所分泌的乳汁稱為“常乳”。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G)、易消化的養分、乳清蛋白、總蛋白、自然生長因子(natural growth factors)等,與常乳的成分差異較大且會在數小時內快速變化并逐漸接近常乳。新生仔豬體內幾乎不含有保護性抗體,初乳所提供的母源抗體(被動免疫)對于新生仔豬抵抗外界環境中的病原(如:大腸桿菌、魏氏梭菌等)的入侵尤為重要。初乳中的生長因子可進一步促進生命重要器官(大腦、肝臟及胃腸道等)的發育與成熟。除母源性因素(產程、胎次、健康與免疫狀況)與仔豬固有因素(體重、品種等)外,所攝入初乳的數量與質量是影響新生仔豬成活率及后期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1]。本文將對初乳攝入與仔豬健康管理、生長表現的關系,增加仔豬初乳攝入數量與質量的方法等作一綜述,以饗同行。


新生仔豬初乳攝入與健康管理

  1.新生仔豬與初乳的攝入
  1.1 新生仔豬所面臨的挑戰與初乳的功能
  因新生仔豬生理特征的限制,會面臨多項挑戰。
  第一:應對外界冷應激與能量需求。雖然近年來產房的保溫設備與管理已有很大改進,但子宮內環境與產房溫度間有10攝氏度以上的溫差,會在瞬間對仔豬行程冷應激。隨著瘦肉型豬品種的改良,仔豬皮下的脂肪與肝糖原含量均所有降低[2],肝臟與肌肉中所含有的糖原成為體內的主要熱源,及時的初乳攝入將補充新生仔豬的能量,抵抗外界冷應激。

子宮內環境

  第二:新生仔豬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建立與成熟,對外界病原極易感[3]。豬胎盤屬于屬上皮絨毛膜型,免疫球蛋白的分子較大,無法穿越血胎屏障,故新生仔豬體內抗體較少(若母豬在妊娠后期感染某些病毒,如藍耳病病毒等,病毒可穿過血胎屏障,感染胎兒并刺激胎兒產生抗體),對大多數病原均處于易感狀態。初乳中所富含的IgG抗體可在仔豬攝入初乳后,迅速進入至血液循環而成為循環抗體,IgA可在腸道粘膜局部建立粘膜免疫,共同組建仔豬的被動免疫機制。此外,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調節因子可促進仔豬免疫系統的進一步成熟。

血胎屏障

  第三:新生仔豬的胃腸道上皮粘膜未發育成熟。初乳中所富含的生長因子(IGF-I, TGF-β)與激素(胰島素等)會刺激胃腸道上皮粘膜在出生后2周內,特別是前24小時內快速發育成熟,使新生仔豬腸粘膜的營養吸收能力增加100倍以上。

腸道黏膜

  1.2 初乳的攝入
  母豬在整個哺乳期所產乳汁的成分會不斷變化,尤其是出生后的前12小時內,初乳成分變化較快[4]。初期,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量很高,故蛋白含量也很高。在最初的6個小時,初乳中的蛋白主要是IgG抗體,隨著時間的推移,IgG抗體的水平逐漸降低[5]。在出生的前幾個小時,仔豬通過攝入初乳而迅速獲得母豬體內的IgG抗體。兩周后,乳汁中的IgA抗體會逐漸升高,至哺乳期末IgA抗體將占總乳清蛋白的40%。因此仔豬攝入足夠量的初乳對斷奶前仔豬的成活率及其后期健康狀況尤為重要。
  新生仔豬在出生后前24小時內大約需攝入200~300g/d的初乳,但初乳的攝入量變化很大,從0~700多克不等[5]。這就意味著若不限制仔豬的初乳供應,其初乳攝入量會更高。多項研究表明,若仔豬在出生后的5~7小時內至少應攝入40mL初乳,前24h內能夠采食到250g初乳,便可提供足夠的被動免疫、獲得中等程度的體增重,并顯著降低仔豬斷奶前的死亡率(見圖1)[6]。之前的研究表明:大約55%的母豬無法產生足夠量的初乳[5],但對于豬場管理者而言,很難測量與評估每頭仔豬所攝入的初乳量。但研究表明:母豬產生初乳的數量與窩產仔豬數、母豬胎次之間無明顯相關性[1]。
   2.加強仔豬初乳攝入的措施
  仔豬初乳的攝入狀況對于仔豬的健康狀況至關重要。而母豬的初乳產生量、仔豬活力與初乳攝入的管理是影響仔豬初乳攝入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對于單個新生仔豬而言,其初乳的攝入量與其是否能夠及時找到乳頭及吮乳能力有關,同時與新生仔豬的初始體重呈正相關。
  2.1 改善母豬初乳產量的措施
  通過營養或其它策略來改善哺乳母豬的初乳產生量的報告較少,這可能是因為初乳的產生量較難測量[7]。若分娩前母豬體內的孕激素降低而催乳素升高時,有助于乳汁的生成。據報道,妊娠后期提高飼喂量有助于體內孕激素的清除[8],同時含有大量纖維素的哺乳后期料可能會提高體內催乳素的含量[9]。但因此方面的科研較少,這些結論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2.2 初乳攝入管理的措施
  通??赏ㄟ^如下三種措施幫助出生仔豬攝入初乳。
  第一:分群攝入初乳。將新生仔豬中個體較大的仔豬放置到另外一個豬欄或保溫箱中約1.5小時,以允許個體弱小的仔豬先攝食初乳,減少來自強壯仔豬的競爭壓力。采用此法時,應注意兩點:要保證先哺乳仔豬的數量足夠(通常不少于7頭),保證給予母豬乳房足夠的刺激以放乳;先吃初乳的仔豬個體不能太小,若個體太小,也無法攝食到初乳;第二:幫助仔豬攝入初乳。幫助弱小仔豬尋找乳頭,并觀察仔豬是否能夠正常哺乳。第三:收集初乳后人工哺乳。通過人工擠壓正在分娩或剛分娩過的母豬的乳頭收集初乳后,然后再通過注射器人工喂乳給弱小(體重<800g)或活力不足的新生仔豬。收集到的初乳最好馬上使用,也可以放在冰箱中冷藏數小時,人工喂乳時,每次15~20mL,在仔豬分娩后數小時內,連續給予2~3次。
  因收集初乳后再人工哺乳比較耗時,勞動力投入大,在規?;i場中較少被采用。但分群哺乳與人工輔助哺乳的方法在輔助新生仔豬攝入初乳方面已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當新生仔豬的數量多于母豬的有效奶頭數或新生仔豬間體重差異很大時,可考慮進行人工寄養,但受寄養母豬的分娩時間應在3天內,被寄養的仔豬應先攝入自己母親的初乳后再進行寄養,不能在出生的當天就進行人工寄養,因為仔豬只有攝入自己母親的初乳才能建立有效的細胞免疫。
  此外,近年來豬瘟超前免疫措施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幫忙發病豬場控制了豬瘟的危害,但因具體執行的失誤,往往會導致仔豬初乳攝入不足,或初乳所傳遞的抗體干擾了豬瘟疫苗毒在靶細胞上的定位。故當豬場豬瘟平穩時,不建議推廣豬瘟的超前免疫。
  3.小結

  因初乳對于降低豬場新生仔豬的發病率與死亡率至關重要,故應盡可能的讓新生仔豬及時足量的攝入初乳以使仔豬獲得足夠的免疫保護力。可通過初乳攝入管理來增加初乳攝入量,降低新生仔豬間的體重差異,增加初乳產生的數量與質量等措施來提高仔豬的初乳攝入的數量與質量,從而保證豬群的健康成長。




該貼已經同步到 geita的微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給它好的 + 10 贊同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沙發
發表于 2015-7-2 09:15:22 | 只看該作者
贊同
很給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9 04: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